第181章(1 / 2)

全?京城的鸡头米,就数梁门李和儿家的最好吃。就连宫里的贵人也遣内侍来买呢。当然了,就如同苏氏养生馆分为大相国寺南分馆与皇建院街分馆一般,李和儿卖得?鸡头米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用金盒子装的,贵价卖给达官显贵,一种是用新鲜小荷叶和红绳包起来的,平价卖给街坊百姓。

苏轼和魏溪买了一小包荷叶包装的鸡头米回来,先?给长辈们“上贡”一番,这才凑在一块你?一颗我一颗地愉快分食起鸡头米,没一会儿就把一包鸡头米给炫光了。

立秋这日以一包香甜合口的糖炒鸡头米画上了美味的句号。

·

立秋只放一日假,立秋过后,苏轼与苏辙就得?回国子监继续念书了。狄青与狄咏也有的公务要忙,唯独魏溪,身为女?子,她?即不用上学备考科举也没个一官半职,就这样闲下来了。

在京中不似在塞外那般,无人管束,她?可以随意进出进营,与兵士们比武。狄青如今当上了枢密副使,身居高位,朝堂之上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就等?着抓住他的错漏,好参他一本。魏溪只是率真,并非天真,对官场的这些蝇营狗苟她?是知道的。因此便十分懂事地待在家中,不去给父兄们添乱。

但家中待久了着实无趣,后院的小小练武场根本无法满足魏溪的需求。好在苏家姐姐一直记挂着她?,不时?约她?外出游玩。而且每次出门,苏衡或者程之言都?会陪同,偶尔狄咏公务不忙的时?候也会加入。

魏溪觉得?自己自从进京后,就变得?有些奇怪。不知为何,她?总想和衡哥哥亲近。没见面时?,总想着他,但一见了面,却?又不敢与衡哥哥对视。她?以前明明不这样的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魏溪想不明白。

知女?莫如母。魏溪不明白,魏氏却?看得?一清二楚。傻孩子,还懵懵懂懂的呢。罢了,溪儿还有一年多?才及笄,小衡也还未及冠。暂时?不着急,等?两个孩子再相处相处吧。况且魏氏回想着苏衡平日里对魏溪的态度,那分明兄长对幼妹的疼爱,全?无一丝男女?之情。唉,愁啊。

魏氏在狄府中独自发愁,被她?记挂的两人正在桑家瓦子中闲逛。苏轸同魏溪手挽着手走在前面,苏衡跟在两位小祖宗后头。

三人对桑家瓦子都?不陌生,里头有设多?少勾栏与乐棚,几人全?部一清二楚。勾栏中的艺人们不分昼夜地在此演出,或表演杂剧、傀儡戏和杂技,或说书、讲史、唱大戏。苏轸与魏溪来的次数多?了,这些节目也渐渐看腻了。

因此,两人只往瓦子中的小摊处逛去。这些摊贩售卖的货物品类极为丰富,有卖药的、有卖吃食的、有卖衣物服饰的,还有算卦、赌博、剃发剪头、猜谜作画等?小摊子,煞是热闹。

苏轸和魏溪两人正逛得?开心,空中倏尔飘下几滴雨点。魏溪最先?反应过来,立即往头上一抹,手上立刻染上雨雾之气?。

零星几点毛毛雨很快变成细雨,如银丝细线,珠链雨幕,打湿了游人的鬓发衣襟。

“下雨了……”魏溪伸手接住几滴沁凉的雨水,明亮的杏眼轻轻眨了眨,鸦羽似的长睫上抖落几粒极微渺的雨珠儿。

身后响起一声叹息:“下雨了还不知道躲?”

魏溪正想回头看过去,头顶却?有一伞阴影遮来,将她?整个人都?罩了进来。

是苏衡为她?打了伞。

“溪儿还在那楞楞地接雨呢,这也太可爱了。”苏轸一手撑着伞,一手掩唇偷笑。

“苏姐姐!”魏溪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有些羞恼。

“拿好。”苏衡垂眸,将伞柄递给魏溪。

“哦哦,谢谢衡哥哥。”魏溪连忙伸出双手,像捕捉一只蝴蝶一般捉住了油纸伞的伞头。

苏衡待她?拿稳了方才松开手,拿起自己的伞,撑开,挡雨。

“继续逛?还是想回去?”苏衡撑着纸伞立于雨中,秋风吹斜雨帘,有些微雨丝不依不挠地攀上了他的鞋袜与衣摆。

魏溪和苏轸对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