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2 / 3)

饮子和解暑膏若是能成,兴许便能小赚一笔。而?且这古法龟苓膏与后世龟苓膏不同,滋阴润燥,降火除烦的功效更强,也算是一种食疗了。

第27章 第27章 买卖配方

卯时未到, 晨光熹微之时,采莲已起身梳洗, 比平时早起了半个?时辰。因心?里惦记着今日卖乌梅饮与解暑膏的?事,采莲昨夜睡得并不安稳,梦里也在反复练习熬制龟苓解暑膏。

不过采莲早早起身,也有一个?好?处。早些把乌梅饮与解暑膏做出来,便能早些用井水镇着,等到售卖时,口感才会更加冰凉。虽然她?昨日已经学会了做法,能完美地按照配方做出成品, 但她?总不能卖隔夜的?吃食给客人。

因此, 采莲一大早便起了身,打算重新熬煮新鲜的?乌梅饮与龟苓解暑膏。毕竟饮食最讲究新鲜,就算不能现做, 至少也要当日做当日卖, 这才是做饮食生意人应该有的?职业操守。

乌梅饮做起来比龟苓解暑膏简单多?了。只需将乌梅、甘草、陈皮、山楂等材料洗净,加入清水慢煮,最后再放入些许糖渍桂花, 冒着热气的?乌梅饮便做好?了。

在熬煮乌梅饮期间,采莲已经把从秦家医馆买来的?土茯苓、金银花、火麻仁等药材用清水洗了好?几遍, 把上面的?灰尘和泥土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再把龟板与土茯苓加水放入砂锅中熬煮, 金银花、绵茵陈等其余草本类药材则加水放入另一个?砂锅中熬煮。

熬制解暑膏要花的?功夫和时间可比乌梅饮要多?了不知多?少倍。第一锅乌梅饮都已经做好?并放到井水里冰镇了, 那?两锅药汤还在火上继续煮着。

“咦”青枝一进厨房,就嫌弃地捏住了鼻子,“厨房里怎么?一股子药材的?味道?,一大早的?,难道?家里有人生病了?”

采莲没好?气地白她?一眼:“可闭上你的?乌鸦嘴吧!我这是在熬龟苓解暑膏。”

“啊?”青枝惊掉了下巴, 昨日我尝到的?解暑膏不是冰凉凉,滑溜溜的?吗?这两锅黑褐色的?药汤是什么??而且,昨日那?碗解暑膏闻着只有一股淡淡的?药香,这两汤味儿也太冲了,光是闻着就觉得苦。”

青枝昨日被程氏派出去做事,不在家中,因此并不知道?采莲熬制解暑膏的?经过。今日一见,大为吃惊。

“若是这般容易就想到做法,岂不是很容易被旁人学了去。”采莲一边说着,一边注意熬汤的?火候,等两锅汤都煮得差不多?了,分别用纱布滤掉汤中杂质,然后再把两种汤汁都倒进同一个?锅中,继续熬煮。

“这也太费功夫了乌梅饮定价五文一碗,这龟苓解暑膏怎么?着也得卖个?卖个?十文钱一碗!”青枝煞有介事地说。

“出息!”采莲笑骂。

·

苏家的?临时小摊就位于纱縠行公用水井旁边的?大树底下。把位置选在这里还是苏衡出的?主意。来此排队打水的?人日日都有,而且排队无聊,酷热难忍,若是能在这时来上一杯冰冰凉凉,酸甜可口的?乌梅饮,或是来上一碗爽滑弹牙,清热消暑的?龟苓解暑膏,大家定然愿意为此掏钱买账。

果然,乌梅饮与龟苓解暑膏大受欢迎。陪着自?家阿娘来打水的?孩子们都很爱喝被井水镇过的?乌梅饮,能捧着小碗一口气“咕噜咕噜”饮个?干净。

大人们则更喜欢口味回甘,药香淡淡的?龟苓解暑膏。爱吃甜的?采莲便多?浇一些桂花蜜,就喜欢龟苓解暑膏本身微微泛苦滋味的?,则什么?都不加。黑色的?膏体十分滑溜,顺着喉咙直直下肚,食用之后,感觉夏日的?酷暑都消散了些。

“这龟苓解暑膏的?方子还是我们三郎的?师傅从外地寻来的?,听说还费了不少力气呢。这解暑膏口味独特,只有我们这儿有得卖,是个?稀罕物。别说眉山,就连京城也没有呢。”小孩子们对这些黑不溜秋还有药味的?龟苓解暑膏敬而远之,看见它?们就想起曾经被阿父阿娘逼着灌下去的?苦兮兮的?药汁。采莲见状,便卖力地推销起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