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2 / 3)

入,还发生?了富户遭劫之事,程濬深知若不采取措施,饥民越聚越多却得不到安抚,后果不堪设想,便做主捐银赈灾。潘素素的假账终于被发现,程濬发了很大一场脾气,夺了她的权力,让郭氏重新主持程家中馈。

十月,川峡四路终于收到一则好消息。朝廷已于上个月出内库银四万两购买了一大批粟米,用以?赈济益、梓、利、夔四路的饥民。这批赈灾粮走水路运输,已在运送的路上。蜀中民心大振,日日盼着朝廷的赈灾粮早日运达。

苏洵对此却不太乐观。京中路遥,赈灾的粮食派发下来,不知要经过几层盘剥,这般层层盘剥之下,真正能到百姓手上的也不知能剩多少?。

况且,如今边境亦不太平。苏涣在京为官,与苏洵书信往来,京中许多消息,苏洵通过苏涣来信,也略知一二。今春正月,西平王赵元昊上书天子,妄图让朝廷承认他大夏皇帝的尊位。朝廷自然拒绝。六月,朝廷削夺对元昊所赐‘赵’姓与官爵,除其属籍。元昊不臣之心昭昭,频繁扰边。赈灾与戍边都需要大量银钱。若是起了战事,资费更甚。

苏洵站在书房窗前,望着窗外的几竿竹子,叹息连连,忧心忡忡:“唉,内忧外患,多事之秋啊!”

第29章 第29章 将星初升

冬月葭草吐绿, 为洛水增添了一丝生气。然而这?一丝绿意与保安军漫天飞舞的黄沙与沟壑纵横的黄土相比,未免显得过于渺小而微弱。

大宋实行州县二级制, 统县的政区除了州,还有府、军、监三种。“军”大多设在沿边地?区,如保安军就与大夏接壤,是?宋夏交战的最前?线,也是?大宋抵御元昊军队的主要阵地?。

曾有人?言,保安军存则关中安,关中安则天下安。由此可见?其?军事?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若是?苏衡到此,定能一眼看出此地?正位于陕北高原丘陵沟壑区。此地?因土质疏松, 植被稀少, 一到雨季,暴雨冲刷之下,大量水土流失, 便会形成一道道“鞭伤”, 将整个高原“鞭笞”得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保安军气候干旱,旱季格外漫长, 幸有洛水流经,为当地?军民提供了珍贵的水资源。较宽的河谷、肥沃的土壤与充足的水源也为当地?农业的发展孕育了条件。洛水谷道成为陆路交通要道与重要农业土地?资源。

然而, 这?既是?幸运亦是?不幸。毕竟, 好东西总是?惹人?觊觎。宋军与元昊军为了争夺河道控制权, 多次爆发冲突。

“报敌军来袭!敌军来袭!”一骑兵飞马来报,望楼上的驻守士兵立即用力敲响示警的铜锣。

“怎么又来了?咱们还打吗?”

“打吧,能咋办?”

“每次都输,越打大家伙儿信心越低迷。”

“你们几个少说几句吧,动作快点, 上头让集合了。”

“唉,知道了知道了。”

几个小兵懒懒散散地?整好着装,捞起兵器随意往肩上一扛,慢吞吞地?往集合地?走去。

这?一战的结果可想而知。宋军大败,敌寇得胜,大肆掳掠一番,满载而归。

这?样的情形已不是?第一次发生。自去岁元昊称帝建国大夏以来,夏军频繁侵扰大宋边境。两军交战,宋军屡战屡败,军中士气低迷,早已失去斗志。甚至还有不少士兵心生怯意,认为夏军不可战胜,还未开战已满怀畏惧。

一日?,军中新来了一位指挥使,据说这?位新上任的长官曾隶属于隶属于御马直,后因骑射超群被选做散直。赵元昊造反后,朝廷下诏挑选卫士戍边。这?位新指挥使因武艺高超,谋略过人?获选,被朝廷任命为延州指挥使。

大宋军队编制,以马军四百人?、步军五百人?为一指挥,指挥的最高军事?长官便是?指挥使,简称“指使”,指使之下还有副指使。这?位新上任的指挥使一到保安军,便下令手下副使与马军、步军兵士集合。

“新官上任三把火,咱们这?位指挥使是?打算随即‘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