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1 / 3)

几名小兵站得近,彼此挤眉弄眼,暗戳戳地?用眼神交流示意

“喂,看到新指使脸上的刺青没?”

“看到了,还用你示意,我?第一眼就看到了。”

“那不是?犯人?才有的刺青吗?良家子谁会在脸上刺字啊?咱们这?位新指使,看来不简单呐

椿?日?

。”

“你俩快站直了!新指使好像往咱们这?边看过来了。”

新指使的讲话已经接近尾声:“我?知你们心中存疑,甚至不屑。但是?,我?们身为戍边卫兵,上阵杀敌,保家卫国是?我?们的职责。屡战屡败又如何?屡败屡战,勇往直前?,方为大丈夫本色!我?狄青在此郑重承诺,凡有战,我?必先。只?要一息尚存,绝不放下杀敌的武器!”

台下掌声雷动,近千人?齐齐鼓起掌来,造成的声势还真不小。几个小兵一边“啪啪”鼓掌,一边偷偷撇嘴。说的比唱的好听,每一人?指挥使都说得慷慨激昂,真正打起仗来却没什么本事?,最后还不是?会狼狈地?被夏军追着打。

几个暗自腹诽的小兵没想到的是?,这?一任的指挥使确实与之前的指挥使都不同。新指使狄青是位言出必行的真汉子,凡有战事?他必定亲自做先锋,厮杀在危险的最前?线。久而久之,兵士们被其?所感染,为其?所折服。凡有狄青在场,兵士必定争先恐后为其马前之卒。

冬月下旬,夏军入寇保安军。宋夏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事?,狄青为先锋,身先士卒,率领近千士兵奋勇杀敌。

据狄青的一位亲卫事后回忆,当时狄指挥使临敌不惧,披头散发,手持长柄屈刀,头戴黄铜面具,出入敌中,所向披靡。那黄铜面具五官狰狞,口吐獠牙,衬得狄指挥使恍若夜叉罗刹、索命恶鬼,敌军畏怯,皆望风而逃。

夏军败退,宋军大胜。这是宋夏交战以来,大宋军队获得的第一次大胜仗,后世称之为“保安大捷”。

·

保安大捷的喜讯传至蜀地?时,两川因久旱引起的饥荒已得到缓解与控制。朝廷解除了限制两川饥民出剑门关的禁令,蜀地?灾情渐渐平息。

眉山的灾情是?最早得到控制的,因此眉山也最早恢复灾前?的秩序。在此次救灾中表现突出,作出卓越贡献者,官府都给予了表彰。

贵生道人?早已名满天下,自然不在意这?点荣誉。但贵生道人?的亲传弟子苏衡,却通过此次赈灾展露了头角。如今,“苏小神医”之名不仅在眉山传颂,整个蜀地?百姓都有所耳闻。

苏家出了个了不得的小神医,苏家的姻亲,青神程家也因在此次旱灾饥荒中积极捐银捐粮,获得了青神县令亲书?“慈善之家”的匾额。消息传至眉山,程氏很是?欣喜,以为程濬幡然悔悟,重拾程家先祖遗风。郭氏重新执掌程家中馈,潘素素被褫夺了管家的权力,暂时消停下来,安分了好一阵子。

因着以上缘故,苏序顾念与旧友程文应的情谊,作主与程家重修旧好。苏程两家终于又恢复了频繁的往来,两家小辈也开始来往,不时相约外出游玩,好不快活。

这?日?,又逢天庆观书?院旬休,苏不欺苏不疑两兄弟与程之言都回?到了苏家老宅。郭氏携长子程之才与潘素素所生的两个庶子来访。十数个小郎君小娘子聚在一道,简直就像肉行笼子里关的鸡鸭一般,“咯咯咯”“嘎嘎嘎”吵个不停,闹得几个大人?头都大了。

杨氏被闹得烦了,大手一挥,直接作主打发苏不欺领着他的亲弟、堂弟和?表弟这?一群皮猴儿去附近的醴泉寺玩。乖巧文静些的小娘子们则跟着最年长的苏二娘,一块儿回?房里倒腾研究最近流行的新发型与新发饰。

苏不欺与程之言如今已是?年满十五岁的翩翩少年郎。苏不欺这?些年来长得越发好了,眉目俊秀,气质温和?,走在大街上总会惹得不少年轻小娘子悄悄回?眸。程之言亦长高了不少,性子依然沉默寡言,不喜与人?交谈。苏不疑倒还是?老样子,虽然已经十三了,仍旧跳脱顽劣,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