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 / 2)

回?过神来,尴尬一笑:“好像确实有些多了?。”

苏衡与贵生道?人?临行那日,除了?苏家人?,不?少眉山的百姓也纷纷前来送别?。

初春气候仍寒,江边的垂柳才刚刚吐出新芽,星星点点的绿意潜藏着无穷的生机与春色。

苏洵夫妇与苏轼、苏轸还有懵懂的苏辙一送再?送,把苏衡送至玻璃江边。提前雇好的船已在岸边等候。

“江边风大,小心着凉。”苏衡劝道?。

“阿兄,一定要记得给我写?信!”苏轼哭得稀里哗啦。

“还有我!”苏轸也哭成了?泪人?儿?。

“好。”苏衡认真?承诺。

船缓缓驶离江岸,苏衡靠着船舷,注视着岸上的家人?与自己的距离越拉越远。

“啊阿”被程氏抱在怀里的苏辙突然大声叫了?起来,“阿兄!”

苏轼朦胧着泪眼,又哭又笑:“小兔子终于会喊‘阿兄’了?。阿兄你听到了?吗?”

初春的风送来幼弟的呼唤,也吹鼓了?航船上的风帆。苏衡站在船上,心头微动。

故园已在身后,前方路途遥遥,还望各自珍重?。纵天下之大,终有再?聚首之日。

第34章 第34章 三峡天险

三峡之险, 天下闻名。

贵生道人决定带着苏衡走水路出蜀地,必然需要?经过急湍飞流, 险象环生的三峡。自瞿塘峡至巫峡,最后出西陵峡,这段江流足有七百余里。七百余里的江段能隐伏多少危险,就连身手最为敏捷,技艺最为娴熟的船夫也?不敢言说。

船行水上?,人坐舟中,日升又落,月盈复亏, 置身茫茫江面, 恍惚间,有时甚至不知今夕是何年。自眉山玻璃江出发,船行了不知多少日, 终于?能看见瞿塘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