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2 / 3)

西?夏,是范爷爷上?书朝廷,反对?过早出兵。此事当真?”苏衡问道。

“确有此事”,范纯祐揉揉眉心,叹气道,“阿父上?书朝廷,奏请鄜延路暂不出战,以留议和之路,并?且反对?此时积极进攻西?夏。我曾看过阿父写的折子,阿父在《论夏贼未宜进讨》的奏折中写得很?清楚,春初盛寒与山川险阻都是我们?起兵的不利因素。而且大军出击,所需粮草动辄过万。若是辎重跟不上?,我军又深入敌腹,敌军趁我军人疲马乏,补给不足之时反扑,后果难料。”

确实,塞外雨雪纷纷,将士多有冻伤冻死?。况且,他听说西?夏多次作战不利,已经有了议和的倾向。按照后来的历史发?展,宋夏两国最终肯定是要走议和这条路的,只是苏衡不记得两边是何时达成议和共识的。

思及此,苏衡问:“朝廷最后有采纳范爷爷的建议吗?”

范纯祐苦笑着摇头:“速战速决是官家的意思,朝堂上?的相公们?并?不敢忤逆圣意,因而纷纷指责阿父惧怯,长夏贼志气,灭大宋威风。满朝文武,竟只有御史中丞杜衍杜大人与安抚使夏竦夏大人愿意为阿父辩言。”

苏衡听贵生道人提起过夏竦,便道:“夏大人乃是陕西?经略安抚使,以主帅之位坐镇西?北。有夏大人的支持,也许官家能回心转意也说不定。”

“但愿如此吧。”范纯祐一虑及此事仍旧忧心忡忡。

在马车上交谈的两人不知道的是,范宅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此时此刻,那?位不请而来的客人正在极力劝说范仲淹出兵攻夏。而派这位说客前来的长官,正是苏衡与范纯祐口中曾上书支持过范仲淹的夏竦。

“夏子乔亦曾主张守策,但没想?到最后还?是没能坚守本心。”范家正厅内,范仲淹与多年好友尹洙相对?而坐。子乔是夏竦的字,范仲淹得知夏竦竟命尹洙来延州当说客,便知夏竦已经站在主攻派的一边。

“希文兄,你与我多年交情,此番前来,你当知我心”,尹洙耐着性子劝道,“宋夏局势僵持,我朝倾全国之力供给边关,然而大军每日所耗军费甚巨,若不早速战速决,国力迟早定难不住。”

“所以我才主张修堡寨以实关内,开屯田以筹粮草,通榷场以富边关”,范仲淹不为所动,端起茶盏饮了一口热茶,继续道,“三川口之败后,军中士气低迷,应当严守堡寨,以不变应万变,方为长久之道。当前局势,守为上?策,攻为下?策。依我所看,此时若是强令大军征夏,轻兵深入,胜算实在渺茫。”

国事面前,一码归一码。虽然范仲淹与尹洙之间有着深厚情谊,当年范仲淹因“朋党”之事被贬,是尹洙挺身而出,为他极力辩护,甚至自请贬谪。两人的情谊可见一斑。但是,在出兵西?夏一事上?,这两位好友却站在了对?立的两边。

夏竦也是很?鸡贼,派谁来劝说不好,偏偏派了范仲淹的挚交好友,尹洙。若说他不是有意为之,恐怕也没人会信。

尹洙久劝不下?,竟像想?出了一个昏招激将法。只听他叹气道:“希文兄啊,你如今的确是老了,顾虑也多了,瞻前顾后,胆识竟不如韩稚圭。同为西?北军副帅,韩稚圭曾言,‘大凡用兵,应当将胜败置之度外’。意气风发?,慷慨激昂。反观希文兄你,却是过于谨慎怯弱了!”

尹洙此言可谓诛心。被多年挚友当面指责自己胆识不如另一位年轻副帅,寻常人但凡有些血性都忍不下?这口气。

但范仲淹却不是一般人,他的胸襟与度量远非常人能级。听了尹洙的话,范仲淹脸上?并?不见一丝怒意,他仿佛接纳百川的大海,平和而又沉静地回应道:“师鲁,此言差矣。大军一动,关系到千百万

春鈤

将士的性命。人命关天,为帅者怎可将胜负置之度外?”

尹洙顿时语塞。

苏衡恰在这时跟着范纯祐走进正厅,看到尹洙,他才发?现自己来得不巧,范仲淹正在接待客人。担心打扰到范仲淹会友,苏衡正欲请辞,尹洙却面色不虞地起身:“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