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2 / 2)

号店的服务宗旨。

周渔还在?村子里呢,都不知道,一号店突然?红了!

第54章 第 54 章 我能!

周渔好久没回家, 林巧慧和周朵都挺想她的,所?以见完顾承耕,她就准备在家多待两天。

王建打电话回来的时候, 她正在村委呢。

村长?跟大家说了扩大规模的事儿, 大家讨论了几天,倒是都愿意, 就是心里有点没谱,想要听?周渔说说。

用老村长?的话就是:“他们都信你,你开口大家才觉得有谱了。”

这有什么?这天早上十点大家趁早忙完了棚里和地里的活,周渔就等在了村委, 跟村里人说说该怎么做。

这可是关?乎全村生计的事儿, 所?以九点半左右, 就已经来的差不多了,周渔顺便就问了问, 大家想知?道什么,最关?注的当然是收入问题。

当时约定?的是,到了七月, 周渔就放开蘑菇价格, 按着批发价收购,但其实到了五月, 天气热起来,蘑菇棚就不用烧炭了, 成本降下来, 价格也便宜了。

一斤平菇市场上价格在五毛左右, 周渔的收购价一直在三毛五,跟批发价是一个价了。

也就是说,周渔提前就结束了约定?, 大家早就开始按着市场赚钱了。

说真的,平菇非常好种植,产量又高,若非梅树村有独家技术,根本卖不上这样的价,他们都担心,技术一旦外传,这人是约束不住的,他们要是自己种,这多一个村两个村还好,多很多村价格下来,产量多,还卖不出去怎么办?

周渔的回答是:“价格是一定?会降下来的。”

这句一出,村里人都叹口气,他们已经有了心里准备,这会儿就是想听?听?周渔说,怎么做才能继续挣钱。

周渔说道:“扩大规模倒不是说,我们把技术告诉别人,然后我的公司收购的时候,你们也卖蘑菇,其他人也卖蘑菇。”

“这样的话,钱肯定?是越挣越少的。”

“我给大家想的办法是这样的,蘑菇产业其实不止种植。你看咱们现?在是怎么合作的,不就是我出菌包,你们种植,我回收蘑菇吗?”

“如果蘑菇需求量足够大,那么需要的菌包也就足够多,那我们家也得扩大规模。可我们家就这点人,根本是忙不过来的。”

“如果咱们全村掌握菌包的源头呢。”

这话一出,大家都愣了,还能这样?!就听?见周渔说:“种植蘑菇其实还是有风险的。种的越多越不值钱。但是卖菌包,却是旱涝保收的生意。而且这个循环快,占地小,适合咱们村来做。”

“我目前想的是,我出菌种,村里人进?行繁殖,出菌包,我们包教?包会,将菌包卖给想要种植的人们,然后签订收购合同,由我来收购,卖给各大蔬菜公司。”

“这样的话,就能够保证咱们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