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实上,她已经躲到了沙发边缘,退无可退,只能急中生智的找了个好理由。
方青杏看了一会儿自家宝贝女儿的笑话,清了清嗓子。
伸手过来扶金眉,劝道,“金姐,先听听娇娇怎么说,这孩子从小就总有些新鲜主意。”
金眉皱着眉头,表情有些难受。
但还是乖乖坐直身体,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娇娇,你说,阿姨听着呢!”
姜娇娇转了转眼睛。
开始乱扯,“那个,金阿姨,你有没有想过,扩大一下咱们第二服装厂的知名度,
眼光不要盯在附近几个县,圈子越大越好。”
金眉眉头皱的更紧,“好像有点听懂了!”
那就是没听懂。
姜娇娇继续,“比方说,咱们在报纸上打广告,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安水县有个第二服装厂。
反正现在到处都有运输队,服装这东西完全可以跨市跨省去销售。
比方说供销社里就有南方来的服装,对吧?”
金眉叹口气,“娇娇,这个法子咱们用过了,登报纸都花了不少钱,没什么用。”
说白了,能看他们安水县本地报纸的,还是周边的县市。
好订单都被第一服装厂给抢完了。
剩下一些零零散散他们看不上的,或者说没什么利润的,才轮到第二服装厂。
想想都气人,就跟外面的流浪狗捡别人剩的骨头吃一样。
啧!
姜娇娇本来还想着打广告在现代是一种常见的营销手段,六十年代有这种意识的人应该不多。
没成想,班门弄斧了。
不过嘛,她思索两秒,继续道,“那就是这个广告,做得还不到位,没有足够吸引人的噱头。”
金眉正色两分,“娇娇,你细说下,你有什么想法?”
姜娇娇努力的想了下六十年代的时局,以及从历史课本上看到过的较为重大事件。
打了个响指,“我觉得,可以给孤儿院捐一批衣服。”
她记得六十年代初期,因为连续三年遭受自然灾害,从而导致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无家可归的儿童。
这些孩子在国家的帮助下,被送到蒙古市,投入大草原的怀抱。
成就了‘三千孤儿入蒙古’的佳话,这些孩子还被牧民们称为‘国家的孩子’。
刚好,现在孤儿这个话题还在风头上没过去,蹭一波热度,既能让外界关注到安水县第二服装厂。
那些孩子们也能得到一批新衣服穿,双赢。
金眉的直觉是很敏锐的。
都不需要姜娇娇解释原因,她瞬间就领悟到了她的意思。
两人接下来就这个事情的可行性,以及具体怎么操作,探讨了将近一个小时。
就差不多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金眉深吸一口气,兴奋的拍着姜娇娇的肩膀,“娇娇的,你真是阿姨的福星。”
姜娇娇低头看了眼自己袖子上的可疑白色印记。
金眉喝了不少的茶,这会儿昨晚残存的三分酒意已经完全醒了,清了清嗓子缓解自己的尴尬。
豪爽道,“走,娇娇,阿姨带你去仓库挑衣服,喜欢哪件拿哪件。”
姜娇娇很给面子的哇了一声,“谢谢金姨。”
不过,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三人还是先去了食堂干饭,金眉特地自掏腰包让厨师单独做的两个小炒招待姜娇娇。
吃完以后,三人再去仓库。
服装厂是有不少样板服装的,这部分等大批量生产后,就会集中收到小仓库里。
金眉作为副厂长,几件衣服的出入自然没人敢说她什么。
正值六月初夏,姜娇娇挑了两件碎花长裙弥补自己受伤的小心灵,就从服装厂离开了。
方青杏得跟着金眉去开会,策划下这个捐衣服的事。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