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这边,除了苗文文的父亲苗正文,另外还有这边的街道办妇女主任。
以及农业局两个资历老的妇女同志还有他们的爱人,都是过来帮着撑场子,热气氛的。
进屋打过招呼,姜娇娇就进房间陪着苗文文说话。
外面,几个大人客套几句,就开始正式商谈婚事。
姜家这边,姜远山和方青杏都不是那种刻薄挑剔的性子,只要是他们认可的人,那都很好说话。
再加上他们家这条件,表面上看着还行,私底下那更是过得不差。
彩礼准备的两百八十八块钱,外加一辆新自行车,一个收音机,一块女士手表。
住房的话,等结婚,姜和冬运输队那边可以分一个一室的小房子。
在生孩子之前,两人是够住的。
这个年代没有说要买房结婚的硬性要求。
能有单独的房子住,新婚夫妻关起门过自己的小日子,都算是条件非常不错的。
房子里该置办的桌椅板凳,床啊,姜家这边都会准备一套新的。
差不多就是六十年代结婚的高档配置,三转一响,三十六腿。
除去上面所说的,本来还有一转是缝纫机,但这个苗家提前说过,苗文文会陪嫁。
那就没必要买重了。
所有条件说出来,在场的人没一个不字。
苗正文这边呢,本来当初因为姜娇娇和姜和冬救过他们父女俩一次,就对两人观感很好。
这回正式跟姜家父母见面,发现更是诚意十足,那更没什么好挑理的。
他这边给苗文文准备的嫁妆,一台缝纫机,一块男士手表,两百块钱,以及一套银首饰。
不是说打不起金的,现在国家提倡艰苦朴素,还是要低调为主。
免得过几年成为被人诟病的话柄。
这个姜娇娇提前跟苗文文说过,所以两家谈婚论嫁都不打算搞什么贵重的金银首饰之类的。
另外就是该准备的喜被,热水壶,喜盆啥的结婚的日用品,这些反正两家一起准备。
毕竟苗文文这边没有母亲张罗,方青杏就得多费点心。
还有一对新人的新衣服,方青杏就在服装厂,布料和手工方面打个招呼不算为难。
谈完基本的流程,婚期最后定在九月中旬。
夏天太热,而且苗文文毕业以后还要忙分配工作的事,这个也是很紧要的大事。
到九月份,工作落实下来,天气没那么热,刚好举办婚礼。
中午,是农业局食堂的厨师过来做饭,在家里办了两桌,男人一桌,女人一桌。
男人们都喝酒,一顿饭吃到快三点才散场。
喝完酒,大家伙陆陆续续告辞离开。
姜娇娇他们留在最后,苗正文拍拍姜和冬的肩膀,“和冬啊,以后好好对文文。
我就这么一个女儿,你要是对她不好,我可不会放过你。”
苗正文喝得不少,这会儿属于是真情流露。
女儿要嫁人,当父亲的总是要提前伤感很久。
姜和冬郑重点头,“苗叔,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对文文的,让她过上好日子。”
上辈子已经错过一次了。
这辈子,他能跟苗文文在一起,实在是天大的运气,绝对会好好珍惜。
姜远山早就不是前世那个高高在上的摄政王了,非常接地气的开口附和道,
“亲家,你放心吧,这小子要是敢对文文不好,我先打断他的腿。”
苗正文一把拉住姜远山的手,“好,好,有亲家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
从苗家回来,姜远山他们回服装厂那边的房子,姜娇娇明天还要上班,就先回宿舍。
中午她也喝了点酒,度数不高的樱桃酒。
是农业局那个大姨自己在家酿的,没什么度数,就是风一吹,姜娇娇非常想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