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说着走了走了,脚倒是一步都没动,还在对着镜子拨弄刘海,大概是怕徐栀催,嘴里自己一个劲地叨叨着:“走了走了。”
杜学姐刚上完厕所回来,把纸巾往桌上一放,靠在床铺梯子上,说:“王教授的课你俩还敢在这踩点,我们大一的时候知道是老王的课,午饭都不吃直接去教室门口坐着了。”
“你们哲学系也用上王教授的数学课啊?”
“我们大一没有哲学系啊,我们大一是人文科学实验班,大二才选的专业方向,所以基本上大一的课程比较杂。”
“王教授这么狠吗?”
“没办法,老王是性情中人,除非你足够牛逼,期末不用他给重点,不然有些态度不端正的,他可能会懒得给重点。”
“走了走了。”
“你俩快点吧,徐栀要是路上再被人要个微信什么的,一准迟到。”杜学姐一针见血的说。
刚开学总是热络一些,更何况这种僧多粥少的理工科院校,用杜学姐的话说,徐栀你是进了狼窝了。
比如刚军训那几天,徐栀就被不少男生盯上了,还有不少别的系的男生过来打听徐栀,问她有没有男朋友,连杜学姐他们系里的男生都有在打听,那天图书馆回来就顺手丢给徐栀一张纸条,“我们系的学长给你的,长得还挺帅,你要有兴趣可以加个微信。”
一看那纸条署名吧,许巩祝就激动万分,“江余,这不是你们哲学系的系草吗?”
杜学姐扑哧笑了声说:“什么系草啊,他自己封的吧,我们系都是大帅哥,要分还真分不出好赖来。不过这个男生挺浪漫是真的。”
徐栀当时抱着本《中国建筑史》在看,人往后仰,优哉游哉地翘着凳脚,冷不丁就丢出一句,“多浪漫啊,拉屎荡秋千吗?”
许巩祝大为震撼:“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徐栀。”
结果,过了两分钟。
杜学姐不慌不忙地放下手机,显然是问过了。
“他说他可以荡。”
作者有话要说:
*大学架空,不要带入现实院校。
*明天双更,字数比较多,可能会在十点左右更。
*这是校园文,家庭背景真的可以说微乎其微。
*这章留言发两百个红包。
*感觉可能要稍微提醒一下,拉屎荡秋千这个是在前面,朱仰起说过陈路周很浪漫,浪漫的拉屎都要荡秋千。
第65章 二更·合一
大一新生刚入学,确实难免会夸张一些,毕竟他们大一某必修课的教授在课堂上真心诚意地劝告过他们,“我小时候看不懂鲁迅,后来大学再次拿起鲁迅先生的书,我对他充满敬意和钦佩。再后来,我大学喜欢上一个很优秀的女孩子,我从小腼腆内敛,她是学文学的,我是数学系的,那时候对文学说不上太感兴趣,我觉得她就好像我小时候读不懂的那本《狂人日记》,充满神秘,于是为了她我开始研究文学作品,她很喜欢太宰治,于是我把太宰治作品通读了个遍之后,发现她已经跟我师哥牵着手漫步在校园里,那时候我还在研究太宰治到底为什么自杀了五次,正巧我当时学校的小卖部打工,偶遇我师哥来买早餐,我就忍不住问他,‘师哥,这个太宰治’师哥直接铁面无私地打断我,‘我不吃三明治。’”
“所以,建议你们,碰见喜欢的女生就赶紧追,因为等毕了业你们就会发现,二十岁解不开的数学题,顶多难受一阵子,二十岁追不到的女孩子,可能会难受一辈子。当然,这只是本人的个人观点,跟学校立场无关,不要拍照不要发视频,我火了对你们没好处,我会要求涨工资,羊毛出在羊身上,学校说不定就涨你们学费。”
虽然是开玩笑的,但话是这么说,肯定会有人录音的,还有人发了小视频软件,反正那个老师在网上一直也挺火的,大家都知道他什么德行,还上过好几次热搜,但他每次带新生都会把自己的爱情故事孜孜不倦地又说一遍,所以全网几乎都知道他有个不吃三明治的师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