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聪颖的林清宴忽然发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应大儿子的要求,林爸爸给他买了许多超出小学生能力范围的科学类书籍。

他问儿子:“怎么突然想看这些?”

林清宴一字一顿地回答他:“我在寻找可能性。”

客厅里的弟弟在喊他,他快步走出去。

留在原地的林爸爸没听明白。

他找了妻子讨论,妻子也一头雾水,索性一起出来看电视。

兄弟俩坐在一起,林清桐羡慕地看着玄幻电视剧里飞天遁地的人:“我也想站在剑上飞来飞去。”

“会实现的。”林清宴记着笔记,“或许在未来,或许在另一个世界里。”

一旁的夫妻俩看向彼此,心里浮现出同一个念头。

他们的大儿子,也许真的会成为一个科学家。

那,小儿子呢?

给林清宴买拓展视野、汲取知识的科学类书籍是容易的。

但给林清桐买能让他满意的书却是件困难事。

他的脑袋里充满了古怪又可爱的奇思妙想,看待世界自有一套标准,他毫不吝啬地朝所有见到他的人微笑,不过最好看的笑容,只留给他喜欢的人与事。

他喜欢爸爸妈妈,喜欢软软哥哥,喜欢幼儿园同学脱口而出的奇妙比喻,喜欢真挚又绮丽的儿童绘本,喜欢聆听每一样他不曾听过的新鲜事。

因此,爸爸妈妈常常为要给他买什么样的儿童书刊而头疼。

一如既往地,他是一个天真烂漫的谜。

面对平凡黯淡的事物,林清宴会移开目光,林清桐则会絮絮地补充自己灵光一现的奇怪想法。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兄弟俩颇有相似之处。

所以除了开始探究物理、宇宙和大脑,日渐成熟的林清宴多了一个“幼稚”的爱好,翻阅各种各样写给小孩子看的童话,从中选出弟弟可能会喜欢的故事。

九岁的林清宴跳级上了小学六年级,在准备考初中了。

以他的智力,小学的知识过分简单,原先他没什么明确的目标,懒得跳级,只想和普通小孩一样平凡地度过每一天。

但现在,他找到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时间便显得不够用了。

他想早点长大,早点进入能教导他磅礴知识的大学。

早点去寻觅那些潜藏在确定世界里的无尽可能。

这个遥远的梦想让林清宴的世界渐渐璀璨了起来。

更璀璨的则是真真切切度过的每一天。

在书本里读到艰涩难懂的知识,并随之发现更多此前不曾知晓的奥秘,是快乐的。

弟弟端着小果盘走进他的房间,努力踮脚,想放在书桌上,小声对他说着“哥哥,吃水果”,是快乐的。

暖黄的顶灯下,他坐在床边,给乖乖待在被窝里的弟弟念睡前故事,也是快乐的。

四岁的林清桐是个念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了,班里的每个同学都喜欢他。

老师曾忍着笑打来电话,说有小朋友为了争着跟桐桐做同桌,又哭又闹地吵起架,结果他一人递一个果冻,轻声说别吵啦,他们就真的不吵了。

弟弟在同学中这么受欢迎,林清宴是高兴的,但又不算太高兴。

总之,弟弟没有说特别喜欢哪个小朋友,还是最喜欢黏在他身边。

林清宴这样想。

小朋友柔软的发丝在枕头上晕开,他抱着有湛蓝眼睛的猫咪玩偶,专注地凝视着手拿绘本的哥哥,时不时弯着眼睛笑起来。

他很喜欢今天这个睡前故事,这也是林清宴这段时间里找到的最满意的童话书。

这是一个关于星星和月亮的故事。

月亮的引力,让两颗孤独的星星在宇宙中相遇,一颗是金色,一颗是银色。

金色星星是活泼的,银色星星是安静的。

它们将彼此的星球映照出了新鲜的色彩,都深深地喜爱着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