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嘁”了一嗓子,“你不想想我那房子里家伙事儿多齐全啊!空调,电热水器,大彩电,宽带,冰箱,全留着给租房的用呢,贵点儿不应该的嘛。”
“能往下压么?”
“压价?你给谁压?”郑斯仪停下筷子问他。
郑斯琦低头夹菜,“就帮一个朋友问的。”
郑斯仪半天没说话,看郑斯琦一根一根往碗里夹着荷兰豆,半晌才冷不丁一乐,“我怎么发现你最近老这么上蹿下跳的,上次让我找老李留个单人病房也是,这回问我租房子也是,哎你不是一向万事不管向来懒得插手别人事儿的么?谁这么老厉害让您老人家这么大岁数还转了性儿了?”
郑斯仪说的一点儿都不假,他与人交际,你来我往,礼尚往来,极少会主动去做本分之外的事情。有些事情做的多了,所谓示好就成了变相讨好,相处间的关系则会有所偏差不够对等,关系也就没法儿简单明朗化了。说他利己主义都无所谓,世情就是如此。
郑斯琦在这方面一直冷静又克制,只有乔奉天是唯独的例外。
“我……我是受人之托,您能别老琢磨那么细么成天?”
“男的女的?”
“您瞧您一提这玩意儿眼睛就跟探照灯似的。”郑斯琦失笑,“男的,货真价实的男的,消停了吧?”
“得。”撇了下嘴,舀了只鸡爪,“真要是你朋友住那就无所谓了,能等到合同到期就成,反正我跟也不差这一千两千的花头,要真心实意帮忙,房租给不给无所谓,让他安心住呗。”
“房租的事儿再说,您同意就行。”
真要不收房租,乔奉天一定住的不能安心。他是一个你投以善意,他就报以百倍的回馈的人。在好的的基础上攀比不服输似的对对方更好,很多时候,在生活里遇到这样的人和事儿,莫不是一种独具特殊幸福感与满足感的轶趣。尝试替他人无偿着想的同时,亦是自身价值一次小而短暂的体现。
乔奉天隔天去办公室找了主治医生,把“回与不回”之间的利弊问得很详尽。
就医生那边的观点来看,回家卧床的确存有诸多隐藏的细小问题与风险,但放在不同病患的不同生活背景下去看,有时候未必不是一条择优项乔梁在利南没有医保社保,长期住院确实是个无底洞。
“我最担心他的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