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是一起生活。
但他做了‘多余’的事。
老憨见她哭,有些慌,顿时想给她拿帕子擦擦脸,又觉得自己的帕子脏,赶紧收回来,给她拿了一件质地柔软的里衣,递给她。
明天他就给她买块能擦脸的手帕,虽然他不能给她好日子,也尽量让她好一点。
水河笑了,将棉布的里衣收起来,用袖子擦了擦脸:“至于那么讲究。”
老憨不知道别人讲不讲究。
但如果是那位小将军一定会让他娘很讲究。
“谢谢。”
老憨就重复:“见不到……”没用的牌子,谢什么谢。
……
汴京城。
大殿之内剑拔弩张,讨伐声一片。
“百山郡如此行径,置皇家威仪于何地?置天理王法于何地?大逆不道!其罪当诛!”
多位大人分列两旁,散朝也不散人,再次面见圣上,气氛如同弦上之箭,一触即发。
百山郡对南石郡动兵的消息,如同一阵狂风,席卷了整个朝堂。无一不带着几分焦急与忧虑人心惶惶。
陆辑尘神色平和,面对多方指责,仍不动分毫:“不过是些微龃龉,伤了和气、起了口角、进而动了手罢了,各自训斥一二便可,何须尹国公如此大动干戈。”
大动干戈?!
太子的温和之辞,并未能平息所有的怒火。
文臣谏官也不是吃素的:“太子殿下此言差矣!百山郡擅自兴兵,此乃藐视朝廷法度,若不严惩,各地效仿,何以振朝纲?何以安天下?”
“那就让等人效仿一下,,再铲除不迟。”
众臣闻言一阵错愕,既而争论愈发激烈。
太子何意!百山郡之举,是对朝廷公然挑衅,若不严惩,必将助长其嚣张气焰,各地生乱,岂可儿戏!
更有甚者,直接请战出征,誓要平定叛乱。
356以儆效尤
陆辑尘神色顿时冷了下来:“出兵?!众位大人都在等这一句吗!”
众臣闻言愣了一下,下一瞬想到什么,心里一惊,吓得纷纷跪下!
二皇子、五皇子这一年来频频上书外放,太子一力阻止。
两位皇子却没有退让,另辟蹊径,对太子身份真实与否质疑不断。
太子这是怀疑他们借出兵讨伐太子势力,暗示他们站队其余皇子。
“太子明鉴!”
周启坐在最高位,见状,心里叹口气,最终没有开口。
尹国公见状,跪着的他险些喷出一口老血。
皇上瞎了吗!天子在上,现在在场的人却因为太子一句不满,熟练地跪太子,皇上看不见吗!
这是藐视皇上!没有将皇上看在眼里。
而且,两郡交兵,何等闻所未闻的事,皇上一句话不说,也任由太子殿下胡来!
徐正在一旁不参与。
可百山郡狼子野心,他不信陆辑尘看不出来。
百山郡第一战不取临近的敌国,不拿更富饶的云丰郡,却选了易守难攻的三郡天然屏障之地南石郡,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徐正反而觉得,自始至终小看了那个女人,反而放虎归山。
太子若想坐稳如今的江山,将此女招之入京,杀了最好,否则必成大患。
太子殿下,真的不懂?
“可太子……”跪着的人大多是大周的脊梁,虽然想不到一个女人的野心。
但也知道兹事体大,这等两郡交兵的事,就是太子砍了他们脑袋,也要有个说法:“殿下,下官等断没有那个意思,臣等对皇上、对太子殿下,一片赤胆忠心,对大周鞠躬尽瘁,为皇上和太子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可百山此举不惩不足以安天下,不足以定社稷,还望皇上、望太子殿下三思!”
“恳请皇上,请太子殿下三思!”
尹国公见皇上依旧不动,恨铁不成钢地握紧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