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2 / 2)

一个地方隐居,也或许他死在了路上。总之他不见了。

姬盛拿着整个姬家跟王室投诚……但赵王却不像以前那样重用他了。

这种感觉很细微,但姬盛可以感觉得到。他只好更努力的表现,在婴玧彻底灭掉韩国以后,跟魏国联手,一起征战婴国。

他的单兵作战能力很强,但其实个人的力量在战场上并不能代表什么。他训练出的尖子兵也很强,但人数太少了,只能作为皇宫护卫,想要打仗远远不够。

或者也可以做一些开路先锋或者执行一些任务,但都不能影响大局。

他还研发出了雷火炮,一开始的确取得了胜利,但很快的,生产就赶不上消耗。现在的冶铁技术并不好,炮台的制作本身就是问题。

还有雷火炮的材料……此时早就有鞭炮、爆竹,但为什么没人想过用在战场上?那是因为想要造成杀伤力,硝石跟硫磺都必须经过提纯,而这个时代没有这种技术。即使用土方法达成提纯的目的,那需要的人力也非常多。

如果稍微折衷一下,低配板的雷火炮杀伤力又不大,炮台本身容易炸,最后这个发明几乎用不太到。毕竟炮台笨重,机动性也不好,强大的骑兵几乎就是雷火炮的克星。

他也试着用绊马锁,但婴璞比他厉害,大多数都能利用天然地形把魏赵联军击退。

有一次最惨烈的战役,是一个山谷里,他出动了雷火炮,打算由上而下先把人炸死大半再开始打。

结果不知道婴玧什么时候在山上洒满了碳粉、磷粉跟浸过火油的干草,雷火炮一开,磷粉立刻点燃,点燃的磷粉烧成一片,接着点燃了干草,干草因为浸过火油立刻满山遍野的烧起来,隐藏的碳粉变成无法扑灭的火星,接着整个山上都燃起了大火。

两边埋伏的士兵大多不是被烧死的,而是被呛死的。他勉强才让自己逃了出来,但也是烧伤许多处,还呛伤了嗓子,养了许久才好。

那次的战役他带出去的兵只回来十分之一,然后他就被禁止上战场。赵王罢了他将军职,然后跟婴国划江而治。

那次战役奠定了新的三国局面,其中婴国面积最大,魏国次之,赵国竟然成为最弱小的那个。

没有战役之后,姬盛更想要“发明”出什么来证明自己,他对自己以前网罗的门客有很高的期待,但那些人并没有历史上记载的那样厉害,后来还有许多人被赵王挖走了。

说也奇怪,那些人在他手上平平无奇,但是在官场上似乎都展现了不一样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