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桉快步走到应倪前方,挡住,并叫了声她的名字。

应倪往左,他往左。应倪往右,他也往右。直到差点撞上,应倪才停脚,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爱挡路,这样的行为让她心里生出一种说不上来的烦躁。

“我妈手术很成功,我也没事,你的心意我收到了。我不想吃夜宵,你们自己去,再烦我就要让你滚了。”

陈桉顿了顿,“那我走了。”

应倪点点头,似乎是真的不想被他纠缠,去电梯口的路上一直低着头,步子迈得又宽又急。

等到电梯门彻底关上,陈桉才收回视线。

应倪先去上了个厕所,然后去重症监护室外坐了十来分钟。肚子响起咕噜噜的肠鸣,刚刚只觉得难受,现在是真饿了。

于是决定去医院外看看有没有吃的。

康睦修在郊区,是一所疗养院,这个点,街道两边没有像普通医院外那样灯火通明的商铺。

意料之中的落空。

应倪忍受着胃酸的灼痛,慢慢地往回走,打算重新买桶泡面,回到大厅时,发现自动贩卖机也断了电。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居然陷入了没有食物可以果腹的悲惨处境。

就这样想着,她推开了病房的门。

里面没开灯,黑漆漆的,但走进的瞬间,她闻到了一股熟悉到让人忍不住吞咽津液的香味。

打开灯,搁在桌子上的泡面在光线亮起的瞬间引入眼帘。

还是红烧牛肉口味,但明显不是她之前买的那桶。浅黄色的叉子像一个士兵一样尽责地卡在边缘。应倪走过去,挪开压在上面的充电器头子。

纸盖因为失去禁锢而弹起来,腾腾白气随之冒出,面香扑鼻。

虽然饿得头脑发沉,但还没晕到丧失最基本的思考能力。

除了陈桉,她想不出其他人。

而后坐在椅子上,安安静静地吃起泡面来,顺便回忆起从同学会相遇后的一幕幕,陈桉的一言一行。依稀快找到烦躁的源头时,又因为血糖骤然升高而丧失深入思考的能力。

什么意思暂且未知。但这会儿有滋有味的面条嚼在嘴里,咽进胃里。

心也跟着暖了起来。

第21章 现实版万人迷

医院的地下停车库空空荡荡, 被消毒水的味道腌得透彻,加之面积大,灯光暗, 一眼望不到头。

为了打破安静的恐怖氛围,陈京京一路上叽叽喳喳的。

话题理所当然围绕着应倪。

陈京京问:“她是你什么同学?”

陈桉回:“高中同学。”

陈京京想了想:“明德?”

陈桉嗯一声。

陈京京啊了一声, 挺意外的。

陈桉念高中时, 她还在镇上读小学,成日玩泥巴丢沙包, 对山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概念里,最好的学校是大人们常常念在口中的县一中, 谁家儿女进去了,别人都会夸一句祖坟冒青烟。

因此陈京京觉得县一中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学校。

直到陈桉收到了明德的通知书。

封面上的建筑真漂亮啊, 尖尖的朱红色塔顶, 在太阳光下亮晃晃的塑胶跑道, 比麦苗还绿油油的草坪,以及修在水上的玻璃房。

是她从来没有见过的风格,像童话书里的城堡。

陈京京为哥哥感到高兴,但街坊邻居都在惋惜陈桉没进入一中。

后来是镇中的老师插了句嘴:“那可是明德!一年清华北大好几十个!一中一年最多出一个, 还得靠加分政策或者自强计划,你们可能不晓得, 明德一年学费几十万,在里面读书的不是企业家的子女就是领导的儿子,人脉圈比你读清华北大都广, 一中毛都算不上!”

陈京京不是很懂, 但对涉及金钱的数字异常敏感。

几十万只是一年的学费, 她完全不敢想象是什么样的家庭。

不过应倪给她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