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侧过身盯着身旁的人。哭过后,梁蓁睡得很沉,呼吸时,鼻子里发出小小的呼噜声。

江屹睡觉需要极度安静的环境,可听着这有规律的鼾声,他竟然觉得很安心。

以前,江屹和爸爸妈妈生活在市区,后来爸爸出了意外,他们便搬来了长溪。

江屹那时候不懂,问妈妈为什么要搬家,妈妈说城市里太大了,还告诉他,她和他的爸爸是在长溪认识的,这里算起来,是他的老家。

爸爸去世后,江屹常常在夜里做噩梦,但来到长溪后就很少做了。

这里环境好,人也很好。

记得上周的音乐课,老师教大家唱《红蜻蜓》,全班合唱完一遍后,就点同学单独唱。好巧不巧,点到了他。

江屹不像梁蓁那样喜欢听歌唱歌,他乐感很差,曾经在梁蓁面前唱过一次歌,把梁蓁逗得乐开了花。所以,让他当着众人的面唱歌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

在江屹苦着脸要站起来的时候,身边的梁蓁举起了手,说她也想唱。梁蓁举手后,小樱也举了手。

老师当然不会拒绝自告奋勇的学生,江屹得以在女孩们清脆的声音里蒙混过关。

此刻,江屹听着耳边的呼噜,丝毫不嫌吵闹,感觉就像那天的歌声一样动听。

他做了个香甜的美梦。

-

小学即将结束,孙美华想让江屹去八中读。

八中是全封闭的寄宿学校,孙美华平时工作忙,没时间照顾江屹,便觉得把孩子交给学校更放心。

可江屹不肯,“妈妈,我不想去八中。”

江屹乖巧懂事,很少对母亲的要求提出异议。孙美华便问:“那你想去哪所学校?”

江屹说:“三中。”

梁蓁打算读三中。

三中是离他们家最近的初中,走路需要半个小时。到时上下学要骑自行车,梁蓁的自行车都买好了。

孙美华看穿儿子心思,妥协。江屹从小到大朋友都不多,让他和梁蓁一起读初中也挺好。

小樱去了五中,毕业那天,她和梁蓁牵着手在学校里走了好几圈,两人差点又哭鼻子。

临别时,小樱送了梁蓁和江屹一人一张毕业贺卡,梁蓁和江屹也回赠了她礼物,约定着以后再见面。

她们在学校操场的草坪上唱《友谊地久天长》,尽管不知道未来还有没有常见面的机会,但在说出口的这刻,她们真切挂念着对方。

剩余的暑假空闲时间,江屹和梁蓁在家附近的空地上学自行车,为九月开学做准备。

江屹有基础,不到半小时就能自如掌控自行车。梁蓁没天赋,梁父陪她练了一星期,后来由江屹代梁父陪练。

他扶着梁蓁的自行车后座,一边推,一边稳车身。梁蓁颤颤巍巍控制着车把手,在江屹的指挥下蹬腿。每次她要摔倒的时候,江屹总能第一时间扶稳她。自行车磕掉了极快漆皮,梁蓁毫发无损。

几次后,梁蓁找到窍门,终于能独立骑走。江屹不放心,依旧紧紧跟着。她在前面骑,他在后面追。

橘红色傍晚,歪歪斜斜的自行车转了好几个来回,链条叮叮当当,从晴响到雪。

长溪市是个靠海的南方小城,很少下雪,这个冬天却罕见地下起了小雪。

漫天的雪粒子纷纷扬扬飘落,随风自在盘旋,再悠悠落在地面,化成水迹。

梁蓁和江屹初中没分到一个班级,不过上下学还是会一起。

孙美华起初挺担心江屹骑车上路的,毕竟车辆无眼。但江屹细心聪明,因着一半听力的缺失,比常人更擅长观察,也更小心谨慎,从没有过意外。而且还有梁蓁陪同,孙美华渐渐放下心来。

这一天,回家的地面被融化的雪水浸得又湿又滑,梁蓁一蹬脚,自行车能溜出去老远,很是好玩。

她和江屹提议比赛谁先到家,输的人要学狗叫。

话音未落,率先抢跑。

“蓁蓁”江屹的声音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