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不从事历史研究,你也可以想象这种东西对传统学术界的冲击。实际上,在接受文物的金陵研究所发布第一批释读成果时,它所引发的并非热议与狂喜,而是铺天盖地的争论;反对者从技术原理质疑到了原典真伪,从原典真伪质疑到孤证不立,可谓竭尽挣扎之能事。而这种几乎不讲体面的挣扎,不仅仅是因为传统派对话语权沦丧的惶恐,更出于正常人理性的排斥,三观崩坏的畏惧简单来说,“这怎么可能呢?”
如果不能理解专家们那种“怎么可能呢”的茫然惶恐,这里可以引述儒望日记中最受重视、研究最多(同样也是被质疑最多)的一段,寥作参考。
以前后的时间判断,这一段记载应该发生于万历二年。正史中,穆氏于万历元年南下,遇风雨后不知所踪;但从日记的记录看,穆氏“失踪之前”,显然还赶赴南海与儒望见了最后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