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编朕的本子是吧?闲的皮发痒是吧?刷题刷不死你们!

还是要?题海战术才能?制住这些荷尔蒙旺盛行动力爆棚的无聊读书人,真君对此深有体会。

不过,朝政议程骤然更?改, 却实在?是大大的苦了六部。以?前几年?的惯例, 会试都是于三月中旬的时候开始,在?谷雨前后办完。如今提前一月有余,各项预备工作立刻就乱了。虽然这是筹备了几百年?规制严谨的论?才大典, 但你永远可以?相?信礼部的摸鱼能?力;所?谓能?拖则拖当摆则摆, 不到最后的期限,诸位堂官决计折腾不出个所?以?然来。如今deadline被老登一句话提前几十天, 摆成习惯的礼部上下登时便是一片嚎啕,手忙脚乱屁滚尿流, 好容易才在?期限前敷衍出了样子,一一报了上去?。

二月十八日,皇帝审核已毕,命礼部尚书释奠孔子先师,调集人手清点会试要?用的各处贡院。科考大限将至,紧张亢奋的情绪遍布上下,满城游逛聚会的举子顷刻便不见了踪影,大多?都缩在?会馆临阵磨枪闭门?苦读,全力揣摩几大书商近日新出的模拟试卷科举不是标准考试,文风能?否对上考官的胃口是生死存亡的大事。相?较于人生地不熟的外?地举人,显然是人脉深厚的京城豪商更?能?摸准朝中大佬的胃口,风向?判断更?为精准,编纂的模拟卷堪称一字千金。即使为此糜费无算,也是在?所?不惜的。

可惜,在?今年?的科举中,绝大部分人恐怕都要?失望了。穆国公在?内阁当值,已经通过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公得?到了小道?消息皇帝否决了今年?礼部交上来的主考官名单,亲自圈定已经致仕的前礼部尚书霍渭先做主考,名曰优待老臣。皇帝否决礼部的人选不是常事,但似乎也并不怎么引人注目;只有参照后世历史的记载,才能?敏锐发现风向?的变更?:

老登又要?来一坨大的了!

数十年?前皇帝入承大统,帝系转移的矛盾一触即发;正是彼时尚未萌新小官的霍渭先霍尚书率先上书驳斥首辅杨廷和,才打响了大礼议的第一枪。主动出头的自己人自然该重赏,为了嘉奖这位天字第一号的议礼派,彼时还很通人性的飞玄真君在?七年?之内超拔五次,硬生生将一个从六品兵部主事给拔擢到了正二品礼部尚书的位置,君臣相?得?之厚,也堪称是一时的嘉话。

如今前尘往事早已论?定,皇帝又为什么要?特意请回这位大礼议的元老?显然,飞玄真君更?易礼制的欲望永不满足,又要?借着科举猛塞私货,给自己的太庙改造计划增添助力了!

今日的举子就是明日的官员;只要?这一次科考中公然翼赞了皇帝的举措,那将来就再也不好反对。飞玄真君的筹谋便是如此细密刁钻,防不胜防;被特意调来的霍尚书也善能?领会圣意,专程更?改了考试的题目。若历史记载无误,霍渭先便是特意在?第二场考试中加试了一场,要?求考生们代?朝廷草拟一份祭文,颂扬太宗文皇帝的功德。

这毫无疑问是在?给太庙改造埋伏笔,预备着给太宗皇帝换一个庙号。但是说实话,在?科举考试中整这么一个大活,霍渭先还是有点太没有良心,太不替后辈考虑了既然是要?草拟祭文,那必然要?涉及对太宗生平的评价;而太宗皇帝的生平,是一群萌新可以?随意评价的么?

你是真不把大家当外?人是吧?

因为种种可以?理解的原因,考生们写这种要了命的大文章,那基本就是在?雷区附近大鹏展翅,稍不留神就会触碰到依照大安法律不宜显示的区域;或多?或少都要?犯点忌讳。忌讳少的被当场黜落下次一定,忌讳多的干脆被褫夺功名驱逐出京,甚至永远不许科举。手段酷烈打击广泛,给初出茅庐的新人留下了一个永生不可磨灭的印象。

也正因如此,这一届科考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即使后续有意放宽标准,被录取的进士也不过只有一百一十三人,是国朝数百年?开科取士人数最少的一回;而科场中触犯禁忌被驱逐或禁考的举子却足足有三四百之多?,同样创造了不可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