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想看1937-1945年的旧报。”

“先生,这个时间跨度有点大。”工作人员有些为难,“您有什么想要具体查询的方面吗?”

木葛生想起柴束薪给他讲过的那个词,“我想了解……抗日战争。”

乌毕有暑假放了两个月,一老一少也在图书馆扎了两个月,也不知道木葛生用了什么办法,让小孩儿安安生生陪着他看书。后来管理员眼熟了他,很喜欢这个气质独特的木先生,直到乌毕有暑假结束的前一日,木葛生看完最后一打报纸,走出档案室。

管理员跟他打招呼,“木先生,明天还来吗?”

“明天要送我闺女上学。”木葛生笑道,“见了这么多回,还没问过,您贵庚?”

“我八零后。”管理员道,“赶上改开,好时代啦!”

“是啊。”木葛生点头,“真是好时代。”

次日,木葛生送乌毕有上学,他看着小孩儿进入幼儿园,挥挥手,接着走了一条和往日不同的路。

他没有回城隍庙。

这是木葛生苏醒后第一次出远门,离开城隍庙整整一个月,朱饮宵听到消息后吓得半死,柴束薪却很平静,“他需要出去走一走。”

朱饮宵急得抓耳挠腮的,“你就让老四一个人?就他那身体?”

“他撑得住。”柴束薪垂下眼,“有的路,只能自己走。”

柴束薪其实很想陪着他,但数次深夜梦醒,看到木葛生独自躺在房顶上看星星,他就知道了,木葛生还是那个木葛生。

将军策马,只独行。

话是这么说,但诸子七家神通广大,木葛生每天的行程都被送到城隍庙,什么天算子今天去夜市摆了摊,明天去哪借了宿,还有土地公跑来抗议天算子拿光了他的贡品,朱饮宵把乌毕有捉过来,在城隍庙摆一张账案,让小孩儿继续他亲爹的事业给木葛生平账,然后和稀泥。

直到一个月后,木葛生的行程再次被送来。

他去了北京。

“看升旗四点就得起,老四起得来?”朱饮宵半信半疑,看着柴束薪一通洗锅开灶,“哥,嘛呢?”

“备菜。”柴束薪道,“他要回来了。”

“不是哥啊你也看看我行不行,老四一不在就全家跟着喝西北风,我侄女儿还得长身体,乌家的饭我尝过,那真是死难吃活难吃,我都怀疑那厨子当年被老二打死过……”

朱饮宵一通喋喋不休,接着看到柴束薪从碗柜深处找出一只铜锅,有点眼熟,片刻后突然反应过来:“我去,哥,你要做这个?”

次日,城隍庙的大门一大早就被人踹开,极清亮的嗓音传了过来:“三九天,我回来啦!”

柴束薪端着药碗走出来,“你该吃药了。”

木葛生看着那药碗如临大敌,“不是,我应该不用吃了吧?这不是一直没事吗?我觉得我没事了!我现在吃饭能吃三碗!”

柴束薪不为所动,端着碗走到他面前,耐心道:“先吃药,再吃饭。”

木葛生:“……什么饭?”

柴束薪:“你爱吃的。”

木葛生不太信,捏着鼻子把药喝了,接着走进后院,刚进去他就闻到了香气,当即又惊又喜,“我去三九天你真做了啊!我之前怎么说你都不愿意,说什么我身体太差吃不了……”

在灶台边守了一晚上火候的朱饮宵翻个大白眼,把锅端下来,揭盅。

那菜色荤素杂烩,层层叠叠,第一层是笋衣,第二层是香煎鸭块,第三层是炒鸡块,第四层是油豆腐,第五层是肉圆。锅边点缀着蛋饺对虾,最下面铺着火腿花菇。

那句老话怎么说的来着?

有道是一锅如意

一品如年。

【作者有话说】

*西厢记五本二折

【一些闲话】

1.红白囍·终章实体和佛说大陆\无删实体都在推进,若一切顺利,年底大约可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