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现下什么都明了,但他现下已是阶下之囚,便是知晓也已经是迟了。

谢昀看他眉宇之间的了然之色便知他已全然看穿,但正如齐王心中所言,他如今已是阶下之囚,满盘皆输。

纵是知道了又能如何呢?

赢的人,总归是他谢昀。

谢昀眉眼平静,吩咐天子亲卫,“来人,将齐王殿下押下去。”

天子亲卫押着齐王出营帐。

路过谢昀身边时,他停下脚步,看了过来,“谢大人当真是算无遗漏,本王这次输的是心悦诚服。”

谢昀微微颔首,“殿下谬赞,微臣惶恐。”

齐王被押了下去。

一场声势浩大的谋逆轻飘飘就这般偃旗息鼓了下去。

天子得知此事极为震怒,满朝文武亦是哗然。

谋逆之罪,罪不容诛。

齐王也知晓自己这次是无论如何也逃不过去的,还在大理寺监牢待审时,便自行抹了脖子。

谁也不知那匕首是谁送去的。

也是此时,软禁在府邸里的四皇子得知了消息。

齐王一人岂可成事。

那围了木兰围场的人里还有些许四皇子的人。

他前半生是纵横朝堂,意气风发的准储君,怎可甘于困在这府邸里碌碌无为,终此一生。

只要有一点机会,他都会想尽办法抓住。

可惜,他逆风执炬,最后引火烧身。

“是天要亡我。”

四皇子又哭又笑,走到院子里的荷花池旁,跳了下去。

那一年。

他推人入池,七岁的眼里满是冰冷无情。

现在。

他跳入湖中,溺亡身死的消息传到宫里,天子的眼里也是同样的冰冷凉薄。

“不过一个庶人,死了便死了。”

他甚至连皇陵都进不得,埋葬他尸首的宫人只能随意寻一块山地,草草落葬。

至此,新帝的所有隐患都已消除,再无掣肘之患。

血雨腥风过后,朝堂格局已然天翻地覆。

新帝下旨,重肃朝堂。

昔日盘根错节的势力被连根拔起,朝堂上下经历了一场彻底的肃清。

史记:

是岁,朝堂大肃,百官更迭,政令一新,为明景之治。

这一年,改为明景元年。

第184章 谢大人真是为民请命的好官

这一场风波,也牵连到了临江城。

临江城的县令乃是齐王一党,现如今齐王谋反入狱,他又岂能独善其身,自然是剥了官袍,押去金陵受审。

县令押解去金陵的那一日,满城百姓都过去看热闹,林莺娘带着采雁也在其中。

面前有知晓内情的百姓掩嘴低声道:“听说了吗?这次齐王谋逆可牵连了不少的人,朝中的大官眼瞅着都尽数清洗了一遍。咱们这个县令,也是倒霉,他老师在金陵原也是个三品大官,本来前途无量的,只可惜站去了齐王一队,如今齐王倒台,他们师徒两个可是惨了。这一番去金陵还不知可有命回来。”

另一个接话,“可不是,所以说嘛!这做官也不是好做的,脑袋都是悬在裤腰带上,不知什么时候就能丢了去。”

他们几个是学堂的学子,最是关心朝政大事。

这样的话头一起,便是侃侃而谈。

“也不能这样说。受牵连的都是本来就有鬼的,你看内阁的谢大人就无事。听说他原先还得罪过新帝,如今新帝登基他反倒颇受新帝赏识,天下新政不少都是由他提出。”

此人显然是极崇拜这位内阁的谢大人,讲到此处脸上都是骄傲,“我往后就要学谢大人,做清正廉明的好官,不与这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

采雁悄悄在林莺娘身边附耳道:“姑娘,他们说的是谢大人呢!”

她语带促狭,林莺娘暗里偷偷掐采雁的手。

她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