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后山也没那么多石头啊!”
“能捡的就捡,能挖的就挖,不行我们就开山!”村正掷地有声。
“开山哪有那么容易……”人群里有人小声嘀咕。
村正的眼光刷地扫过去:“那就做回不孝子孙,拿祖宗们的墓碑顶上!”
没人再敢质疑村正的决心,宋家台修路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由于当年村子外面那条官道征收徭役的时候,村正跟他老爹都去过。对修路这种事,村正是熟悉的。
于是当天就开了工。
一半人来挖土挷路,一半人去后山掏石子沙子。
先沿着原先的村道,把沟渠挖深,挖出来的土填到村道两边,再挷实,然后用板子定住。
接着,把村道上的浮土挖掉一层,把底下夯实。
然后,把掏来的碎石头填进去,再夯实。
接下来,又把挖下来的浮土跟沙子混在一起,化成浆,填进碎石头的缝隙里。
等这一层干要点时间,村正每天都亲自检查,看哪里需要填补。
村里人吃完饭去遛弯,也会到村道旁看看自己的劳动成果。
“喂,你们几个小孩!干什么?”
“敢下脚?打断你们的腿!”
第140章 众志成城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村道灌浆之后,村里就时常能听到打骂小孩的声音,成天闹哄哄的。
原本该趴窝的冬天,竟然生龙活虎的。
这些小孩子被揍多了以后,也学乖了,再出去玩看到石头就捡起来。
村正说了,一篮子石头换一颗麦芽糖!
早前没搭上宋明珠那趟车的小孩儿们,这会儿都纷纷跟上。
往常男孩子聚在一块儿,就比谁打架厉害、谁尿得远这种无聊的事儿,如今也换成了比谁捡的石头多。
一时间,村里的小孩儿都变省心了。
别的村还听说有老人小孩扛不住冷,冻死了。宋家台只有累死的。
当然了,村人们也就嘴上抱怨一下,实际上也乐在其中。
等到过年的时候,村道差不多干涸了。村正便给大家伙儿放三天假,等过了年继续铺路。
说是过年,但平民百姓其实也没什么可热闹的。
家家户户祭灶神、拜祖宗,有新衣的穿新衣,有新鞋的穿新鞋。管它有钱没钱,都割二两肉,打条鱼,买一点麦芽糖。
用糖粘上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家里的坏话。
让祖宗闻闻肉香,保佑家里明年有肉吃。
晚上就把火盆点得旺旺的,每间屋子都熏一熏,意为驱走晦气,迎接新年。
宋长河、梅氏跟伍老娘,每人都用红纸包了一文钱,给宋明珠压衣角,望老祖宗们保佑宋明珠平安平安。
宋榴提前两天,一个人去镇上买了糕饼,等天黑了来给宋长河一家人提前拜年。
“哎哟,你来就来,还买东西做什么!”梅氏高兴地道。
然后,梅氏认出糕饼是镇上才有的,脸就黑了。
“你去镇上了?什么时候去的?”
“什么?一个人去的?”
“你胆子大了啊你!”
“年关多少拐子,你一个人就敢往镇上跑?回头被人套了麻袋,叫我们上哪儿找去?”
宋榴就望着宋明珠笑,也不回嘴。
所有的恩情,她都记在心里。
末了,梅氏、伍老娘、宋长河三人也给宋榴包了压衣角钱。
宋榴不肯要。
“婶子,你们帮我已经够多了……”
“拿着!”梅氏硬塞给她,“只要我们还在,你就永远是个孩子!”
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