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完了正事,约定了动工的时间,唐知县他们就准备回去了。

“知县大人,你们还没吃饭呐!”村正连忙喊。

唐知县笑笑,和蔼地道:“留给孩子们吃吧。”

村正带着村里人一路追到村口,企图挽留唐知县吃顿饭,都没能成功。

还是梅氏机灵,包了一摞烙好的饼递给女儿。

宋明珠熟练地抱住唐知县的腿,把饼子塞到唐知县手里,道:“知县大人,这是我娘烙的饼,宋家台一绝呢!”

“这也是你们宋家台的特色?”唐知县笑着问。

“对!”宋明珠笑眯眯地回答,“跟我们宋家台的饭盒、荷塘三宝、草帽、自来水一样,都是我们宋家台的特色!”

第152章 唐知县的觉悟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唐知县要走的时候,宋明珠把他拉到一边说悄悄话。

“知县大人,您听说过棉花吗?”

“什么花?”唐知县皱眉。

“就是一种草木,大概……”宋明珠打量了下自己的身高,比了比,“我这么高吧!”

唐知县忍住笑,道:“然后呢?”

“这种草木结出来的果实像个桃子,成熟之后会炸开,里面有种跟丝一样的东西,白色的,摸起来软绵绵的,看起来像朵花……”

“所以叫绵花?”唐知县接话。

宋明珠也不知道唐知县领悟了哪个字,就道:“这种白色的棉棉塞到衣服里面,可以御寒。

还可以织成布,织出来布柔软细腻,容易染色,非常适合贴身穿。”

“那你的意思是……”唐知县有点不确定宋明珠是想问他要这种东西,还是想怎样。

“知县大人,去年冬天的时候,我们村里的人都用芦花稻草茅草塞到衣服里面,还不停地干活,但还是很冷。

我们旁边的村子,听说还有老人跟小孩冻死呢!”

宋明珠抛出她的目的。

“所以,知县大人,您能不能让人去找找这种棉花?

只要有了它,百姓们就再也不怕冻了!”

原来是这样!

唐知县不禁感慨于宋明珠的赤诚。

从当初在县里第一次见到这孩子起,这孩子就一直在说他们宋家台如何如何好。

别人眼中的狗窝,在她眼里却是金窝银窝。

大概正是因为她的这份赤诚,宋家台才会发生这么多变化,变得越来越好吧?

“好的,我知道了,我会让人去找找的。”唐知县道。然后话音一转,问:“不过,你从谁人那里听说的这种绵花?”

宋明珠就抿紧嘴巴不说话,只拿一双明亮的眼睛望着唐知县。

后山之上,王郎君被王伯赶到有太阳的地方晒太阳。

从这个地方望出去,刚好可以看到整个宋家台。自然也就能看到村口乌泱泱的一群人。

唐知县心有所感,回头望了眼宋家台后山。他看不见人,只是觉得那山像个人一样,一直守望着宋家台。

“那你知道这种绵花,哪里才有吗?”唐知县又问。

一条路不通,换条路就是了。

“西域高昌国那边,或者南部沿海那边有个珠崖岛,两个地方都有。但珠崖岛的要好一点。”

这点宋明珠没有隐瞒。

毕竟,早一点找到棉花就能早一点种上,冬天就能少死一点人。

“我知道了。”唐知县轻轻摸摸宋明珠的脑袋,真诚地道,“多谢你。”

宋明珠跟唐知县说了什么,其他人都不知道,包括她爹娘。

把她爹娘担忧得不得了。

这孩子长大了,有时候嘴巴就是管不住的。更何况宋明珠还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