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田,今年直接给二狗爹去种,她自己依然只种菜。

“梅婶子,我地里刚出的菜,明珠喜欢吃,给她尝尝!”宋榴放下篮子就要走。

梅氏喊她:“哎宋榴你别走,留下来给我帮点忙!”

“梅婶子,要干什么你说!”宋榴爽快地答应。

“你先帮我……”

其实梅氏不用帮忙,她就是想留宋榴吃顿饭。

这孩子之前老吃不上饭,长得又瘦又小。如今生活稳定下来,就开始抽条了。

癞头婆婆那人也不是个会照顾人的,梅氏就想借着让宋榴帮忙的便利,偶尔喊她吃点饭。

这样的话,这孩子平常也会多帮衬明珠一些。

人非圣贤,梅氏确实存了点私心。

想她跟宋长河成亲这些年来,就明珠一个孩子,确实单薄了一些。

要是明珠能有个亲兄弟就好了……

梅氏摸摸自己的肚子,叹了口气,做饭去了。

二狗子家,二狗子娘正在焦急地等待着,给菜浇水都浇得心不在焉。

今年开始,二狗子娘学宋榴,也在屋前屋后、田边上点菜窝。

两人下菜籽的时间差不多,出菜的时间也差不多,正好可以结伴去集上或者镇上卖。

两人得空了,还凑到一块儿编草帽。

宋榴从二狗子娘这里拿材料,二狗子娘跟她收三文钱一顶。公道价。

大概是看他们日子越过越好,二狗子婆婆反悔了,想要跟大儿子和好,插秧的时候腆着脸上门来占便宜。

“老二老三那边,今年没钱买秧苗……”

继二狗子爹分出来之后,老二老三也闹分家。二狗子婆婆以死相逼,没分成。

如今老二老三还跟爹娘住一块儿。

二狗子娘听了个音儿,支使儿子出去玩,自己躲去里屋面都没有露。

“没钱买秧,拿谷子、菜去跟人家换就行了。”二狗子爹就道,“不想换,也可以跟村里借,回头还就是了。”

往常在家里,都是他用稻种自己生秧苗。如今分出来,他自然不会再去管那边的事。

二狗子婆婆往地上一坐,想撒泼打滚。

“娘,地上凉,您爱坐我也拦不住。”二狗子爹也没扶,就道,“不过呢,二牛婆婆如今也满村子借秧苗呢!

您要是跑慢了,回头让二牛婆婆借光了,赶不上插秧,村正可是会骂的!”

这是提醒他娘,上一个这么闹儿子的下场。

二狗子婆婆百般不甘心,又没什么更实际的办法,只能自己爬起来。

“如今你翅膀是硬了……”

二狗子爹根本不接这话,就好好地把人送回去,到门口喊一声:“弟,我把娘送回来了!这阵子雨水多,你们把娘看好一点!别到处走,容易摔!”

然后就走了。

至于他两个弟跟村里人怎么理会,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等户籍下来,就安心了!”二狗子娘如此对丈夫道。

二狗子爹心里也惦记着家里,拿到户籍揣在怀里就急急忙忙往家里赶。

“孩他娘,户籍下来了!”二狗子爹推门而入,迫不及待地跟妻子分享好消息。

“真的?”二狗子娘扔下水瓢,欢欢喜喜地迎上去,“在哪儿?我看看!”

二狗子爹就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户籍,递给妻子。

夫妻俩这阵子跟着大儿子认字,已经认得“宋长湖”三个字了。

“哎呀,你这名字写起来,真好看!”二狗子娘夸赞道。

“嘿嘿,都沾的长河的光!”二狗子爹乐呵呵地道。

“我知道!”二狗子娘也道,“如今你们一个长河一个长湖,不是亲兄弟,也胜似亲兄弟了!”

宋长河那么忙的一个人,今年开春他们家整屋的时候,都抽空过来帮忙了。

可二狗子爹两个亲兄弟,连面都没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