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珠把玩了一会儿,觉得挺适手的,不算太大,也不算太小。
“梁爷爷,您再从肚子这里锯开,把里面掏空……”宋明珠又道。
梁师傅也不说话了,就照做:“你要掏成什么样子?”
“跟外面这个形状一样就好!”
梁师傅就吭吭掏起了洞。
宋明珠看了一眼,背起书袋上下午的学去了。
等她下学回来,梁师傅已经把人偶的内部掏好了。
“梁师傅,您再做一个跟这一样的人偶!”
宋明珠小嘴叭叭个不停。
“但是要比这个小一点!要能放进去这个里面!
然后呢,第二个人偶里面也要掏空……”
梁师傅理了理宋明珠的话,突然就领悟了宋明珠的意思。
“你是想……做成空心人偶,一个套一个,这样?”
“是哒!”
“你想套几个?”
“三四五个都行!能套几个是几个!”
如此这样,甲方需求一点一点明确。
其实,宋明珠原本就没有打算要一个木头摩喝乐。
这东西精雕细刻的,对技术要求比较高,做起来太慢了。
她想要的,其实是套娃。形状简单,对技术要求不高,才容易量产。
梁师傅一边对宋明珠的脑瓜子感到稀奇,一边根据自己的经验,把一号人偶的内部再掏空一点,以便纳入更多空心人偶。
宋明珠见梁师傅这么上道,也很开心,跑去央求她娘烧鱼汤。
“娘,鱼汤多煮一点,然后分我一碗!”宋明珠拿出她的饭盒,“我要给我师父送一碗过去!”
宋明珠发现了,不管是他大师父还是二师父,都很喜欢喝她娘炖的鱼汤。
区别就在于大师父只喜欢纯粹的鱼汤,二师父喜欢加了东西的。
而且,二师父不管汤里面是下萝卜丝,还是豆腐,还是路边采的蘑菇,都喜欢。
口味跟宋明珠相当一致。
这是宋明珠送了几次鱼汤之后发现的。
“行呐!”梅氏一口答应。
“对了爹,我师父的新屋,我摸过了,干了!可以住了吗?”宋明珠又问她爹。
她想她师父快点住进新屋。
“这阵子没有下雨,应该是可以了的,回头我去看看。”宋长河应道,“要是还不行,就点几个火盆烘一烘。”
梁师傅前阵子看自来水的时候,去过棚屋那边。当时出来一个老人家,神色有点不善。
师徒俩也就没有靠近,只在稍远处看了看。
从山上下来之后梁师傅师徒俩问过村里人,村里人遮遮掩掩的,只说那边住的是宋长河女儿的师父,人有点奇怪,没事最好别去那边。
把两人搞得十分奇怪。
后来,还是村里一个老妇人说漏了嘴。
“那边啊,住的是个疯子!”
两人很好奇。
说是疯子吧,但又刚修了新屋,穿着也不像没有人照顾的样子。
再问,旁边的村人就骂那个老妇人。
“你别多嘴!又不干你的事!你亏吃得还不够啊?!”
真是的,没事老去戳人肺叶子干什么!
没见到现在村正亲自照拂着那边啊?
“那边是明珠的师父呀?”梁师傅搭了句话。
他也没别的意思,就纯粹觉得在宋家台这么个地方,以宋长河的本事,自己教就行了。
完全没有必要拜一个……疯子为师。
“对哦!”宋明珠接话道,“我师父姓王,是个很厉害的人哦!”
“是的,是很厉害!”宋长河摸摸女儿的头,笑着道。
然后,又隐晦地对梁师傅道:“就是人生了点病,不喜欢跟村里人往来,所以单独住在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