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可断,血可流,字典编纂不可断!”

“字典不成,绝不回去!”

开玩笑,他们回去就是要光宗耀祖的!

这帮大龄熊孩子嘴里嚷着不回去,手里却诚实地写信向家里要东西。

“爹啊,家里的那什么书,澧阳县买不到,给我寄送一套过来!”

“大哥,我记得你手里有一套典藏什么书,请借小弟我一观!”

“娘,请把我这两年的月例,给我换成什么书……”

如此,一车车书籍从京城运往宋家台,宋明珠趁机在学堂里设了个藏书馆。

勤奋编字典的众人:“……”

感觉被利用了是怎么回事?

第548章 收复北地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

当宋明珠引领二世祖们在宋家台编纂字典的时候,皇帝干了一件大事儿。

他从番茄、洋芋里尝到了甜头,组建了一只船队,由一名姓郑的公公领衔带队,从庆元港下海,一路南下到泉州港驻泊候风。

当东北季风到来之后,船队重新起航,由此出大夏往外国探索。

这是大夏第一次派遣船队去那么远的地方,船队启程的时候,许多百姓都来看。

“啊,那就是我们大夏的铁头船!”

“真气派啊!”

皇帝派出来的船,在原来的海船基础上改良过,不仅包了铁皮,还加装了弓弩,整个船刷了红漆,船头还画了两只大眼睛。

从正面仰视胖墩墩的,像只小胖鸭。

从侧面看,像只牙尖嘴利的大头鲨。

船上载着玻璃、白糖、竹偶人、脚踏双轮车、番茄酱、丝绸、茶叶、陶瓷、酒等物,驶向浩瀚的远方。

就在船队出发后,北辽终于后知后觉地察觉了大夏的变化,他们愤怒地要求岁贡加码。

大夏回应北辽的,是一支铠甲锃亮的精锐铁骑。

皇帝用自己的内库,打造了这支披着精钢、骑着西域高头大马的铁骑。

这是大夏最强的骑兵,没有之一。

而且,过去的几年里,皇帝通过中央下拨结合地方财政出资的方式,将整个大夏的官道都按照宋家台大道的标准修了一遍,部分军事要道甚至还铺上了水泥。

对此,唐尚书表示他有话说。

你们是不知道啊,过去的几年他快穷死了!

而今,终于到了验证这一举措功效的时候了。

大夏最精锐的这支骑兵,带着无匹的锐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似剑一样插入北地,将北辽的骑兵劈成两半,然后与步兵合力,分开围剿。

两军近战的时候,北辽骑兵惊讶地发现,他们的弓箭居然扎不透大夏步兵的盾牌,刀剑也砍不透大夏骑兵的铠甲!

“我们的铠甲被天神施了法,你们砍不透的!”

大夏这边还用上了心理战,声音一层一层传递出去,叠在一起震耳欲聋。

北辽的士兵慌了。

天神有没有对大夏的铠甲施法他们不知道,但是,大夏的刀剑的确被天神施了法,可以轻而易举地刺破他们北辽的皮甲。

终于,北辽慌了,节节败退。

大夏乘胜追击,一举收复了曾经失去的北地。

不仅如此,大军一鼓作气,杀到北辽的都城下。

由于大夏的军队来得太快了,北辽根本来不及应战,只能舍下都城仓皇逃走。

皇帝收到捷报,没忍住,一拍御案,大喊三声:“好!好!好!”

北地遗失三十六年,而今终于收了回来。

苍天终不负他!

民间听说了本朝跟北辽开战的消息,刚开始还很惶恐。但随着捷报不断传来,百姓们就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