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田里的活儿就不能请人干吗?”吃夜饭的时候宋大丫问。
梅氏呆了一下,看向丈夫。
往常家里没有余钱,夫妻俩也从来没有想过请人来帮忙,都是自己咬咬牙扛过去。
如今宋大丫的一场病让夫妻俩明白了一个事儿:人好好的,家里才有奔头。
“过几天大家都要收谷子,还要赶着插秧,也不知道他们得不得空。”宋大郎想了想,道。
“俺们地不多,只要他们愿意,有几家还是分得出人来的。”梅氏点出几家的名字。
巧了,还是二狗子爹那几家。
“俺们开工钱,还管一顿有肉的饭,应该还是有人愿意干的。”
“那行,明儿我问问村正去。”宋大郎道。
村正也没嫌麻烦,让自家老幺跑了一趟宋大郎看中的几家,说了这事儿。
几家都表示能抽一个人出来帮宋大郎。
这让宋大丫深切地体会到了,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力就是生产力。
回头得叫他爹娘多生几个!
日子稳步前进,眨眼就到了跟汪郎君交货的时候。
这次汪郎君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了另一个人,姓李,是隔壁兰津县的走商。
“我跟李郎君认识多年,有时候也会互相拿货。他对你们的竹将军感兴趣,我就自作主张,带他一起来了。”汪郎君对宋大郎道。
他们两人走商路线不同,卖的货物也不大相同,所以能和睦共处。
送上门的生意,宋大郎不可能不要。
他先谢过汪郎君,再与李郎君见礼,随后看到两人从骡车上抬了个竹筐下来,惊讶道:“这是……”
汪郎君就笑。
“宋老弟,不怕你笑话,哥哥我跟李郎君有个共同的嗜好,就是亏不得这张嘴。
自从上次在你家里吃过饭,就特别想念那口烟火气。
所以呢,我们这次就自己带了一些肉菜过来,想烦劳弟妹替我们做顿饭。”
真吃货也!
搞得梅氏很不安。
“唉呀,俺们这里没什么好东西,俺就只能胡乱做几个菜而已……”
“没关系,弟妹你随便做,我们随便吃!”汪郎君道,“哦,对了,上次的豆腐炖鱼,能再做一次吗?鱼跟豆腐我们都带来了!”
梅氏:“……”
你们这是随便吗?
汪郎君就嘎嘎地笑。
李郎君不说话,反正丢脸的事有汪郎君。
宋大郎也知道这两位不是故意来找茬,只能劝梅氏尽量看着做。
这两人不光自己带了菜,还给宋大丫带了零嘴。
跟梅氏不同,宋大丫对汪郎君他们特别热情。
“两位伯伯屋里坐!”
阶檐下趴着两只狗,一大一小,都不叫,但看人的眼神都虎虎的。
“上次来还没有啊……”汪郎君嘀咕。
“两位伯伯放心,俺家的狗不随便咬人的!”
宋大丫邀请汪郎君他们进堂屋,小跑着给他们端茶,还把她娘给她炒的豌豆拿出来分享。
“两位伯伯吃!这是俺娘炒的,可香了!”
汪郎君他们不是为了吃炒豌豆来的,只意思意思了两颗。
宋大丫也不尴尬,搬了个小凳子坐过去,望着两人问:“两位伯伯,你们走商,肯定见过很多好玩的东西吧?能跟俺说说吗?”
汪郎君和李郎君对视一眼,都有点搞不清这小丫头想干什么。
“听说春天的时候,京城有人做出了一只一人高的大风筝,并成功飞上了天。”汪郎君试着说。
宋大丫的眼睛亮了一下。
啊,大风筝!
唉,她不问这个!
汪郎君又想了想,觉得以宋大丫的性子,骑竹马、推枣磨、捶丸这种儿童间的小游戏,她应该是没兴趣的。
“听说有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