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2 / 4)

凤穿残汉 问道太史慈 5085 字 1个月前

一人不满地一捶桌子道,“眼下吕布祸害徐州。船队在徐州补给越发困难。”

“吾倒是情愿吕布多祸害些时日。要知道徐州的数个盐场眼下都不产盐,中原盐价高得厉害。吾从东莱购得食盐,再一转手,啧啧~~~来年就不用出来跑买卖了啊。”

“好个陈老六,汝就不怕天打雷劈!”

“怕个球!尔等来东莱难道不是存着同样的心思?”

“哈哈!不过东莱的食盐虽由官府专卖,但比起其他地界来可便宜多了。你们说这东莱哪儿来的那么多盐啊?”

“可不是嘛。吾听说东莱熬盐有秘方!”

“秘方?啥秘方?”

“不知道。吾只知道跑去偷看的人都被官府吊死了。”

随着对面商贾们的对话越来越轻,辛毗听得是炯炯有神。然而坐在他对面的管统却听得宛若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辛特使听这等污秽之言有何用?”

可辛毗却露出了一丝自信的微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知道了蔡安贞有什么,吾才能同其讨价还价。”

新的一月,新的开始,本书接下来要进入大方略推演鸟~~~欢迎大家继续支持凤穿残汉~~~

小凤凰怒斥:老匹夫!汝送吾家主公啥鬼东西!笑曰:汝家主公那日目光炯炯,孤可都看在眼里哟~~~孤识相吧~~~记得打赏粉票~~~推荐~~~收藏~~~

贾诩坐在车内静静地观察着车外的风景。正如蔡吉所言两天前使团在沂水告别于禁部,转而渡河与东莱来的张颌部会合。据贾诩的观察张颌此番所率兵马大约有一千余人,各个衣甲齐整,士气饱满,一瞧就是难得的精锐。依照随行的那个丑小鬼的说法,在他们即将抵达的高密城里,还有两千多这样程度的士兵归张颌统领。此外,东莱全境大约有常驻军队三万余人,如有需要还能从屯所抽更多的壮丁。对于庞统得意洋洋的介绍,贾诩显得不置可否,因为对这种事他向来只用自己的眼睛做判断。毕竟这世道多得是有个四、五万兵马,就敢对外宣称十万大军诸侯。像是此番称帝的袁术,更是狮子大开口地宣称自己有八十万大军。笑话,他袁公路有几斤几两周围的诸侯会不知?

在贾诩看来必要的虚报人数很正常,这一来能提高士气,二来也能起到威吓敌手的作用。但虚报得太厉害,有时却会适得其反。倘若战事稍有不利,敌方爆出个数千人马破尔十万大军,那岂不是更加打击士气。当然就庞统的介绍东莱兵力而言,虽有些出乎贾诩的意料,但也算不得夸张。很可能那个丑小鬼并没有说谎话,蔡安贞手上的兵力确实与吕布、马腾之流不相上下。但要说到那三万人马的战力,贾诩可就不抱啥期待了。毕竟乌合之众又岂能同百战之师相提并论。

其实相比东莱军队的战力,贾诩更感兴趣的是东莱的将领。经过宛城一战,贾诩已然证实前面车驾内的那个蔡使君根本不会打仗。这也就意味着之前东莱郡取得的诸多战绩都是她麾下将领幕僚的功劳。太史慈、郭嘉、王修等人的名号贾诩在豫州时便有耳闻。不过这些人都及不上此番领兵前来接应的张颌来得有意思。

据贾诩所知张颌原本是韩馥的部下,韩馥败后转投袁绍,并在民间被盛传为河北四庭柱。而此时此刻这位儁义将军却护送着蔡安贞,一路穿越由袁谭控制的半个北海。摆明了是不将身为青州刺史的袁谭放在眼里。蔡安贞这会儿与张儁义又是什么关系呢?上司与下属?还是盟友?她又是否信任那个已侍两主的男子?

贾诩这半生见过了太多的背叛与阴谋,深知御将远比御兵来得困难。须知一个人的才华与他的品行优劣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不少诸侯都习惯于将自己的亲戚、同乡委以重任以求安心。然而一个眼中只有亲戚、同乡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像董卓,像袁绍。但太过信任下属,又难免会重蹈丁原的覆辙。信与不信,关键还是在“识人”二字上。

想到这里,贾诩味深长地抬头望了一眼,前方正在与张颌交谈着的蔡吉,不禁扪心自问却不知那丫头可懂识人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