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1 / 4)

凤穿残汉 问道太史慈 5970 字 1个月前

果然这一次贾诩听罢蔡吉所言彻底陷入了沉思。其实在乱世滚打大半辈子的贾诩,也知道乱世的根源究竟在那里。而此时他也已然不再小看蔡吉。毕竟这世道能一语道破乱世根源的人并不多,而有胆量去着手解决这些问题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至少就目前为止,除了蔡吉之外,诸侯之中贾诩只听说曹操在向世家豪族下手。所以贾诩也一直很看好曹操。

当然贾诩终究不是蔡吉,不知道未来在短暂的统一之后会有五胡乱华,会有长达四百年的战乱。他只是坚信沙丘后头会有绿洲。所以在沉默了半晌之后,贾诩还是语重心长地向蔡吉劝说道,“蔡使君所言,句句珠玑。只是豪族、世家的之乱非一朝一夕能平息。行春秋之举,固然能让天下暂时停战修身养息,但时间一长只会助长割据之风,从而形成战国之势。而倘若有一方势力能像高祖那般先统一天下,再削藩、抑豪族,这天下又何愁不定?”

“文和先生真认为这样就能解决问题?”蔡吉不置可否地问道。西汉前几任皇帝之所以能做到加强皇权,那是托了之前秦始皇统一六国一路横扫的福。可汉末又有谁会去当那个冤大头,学秦始皇把全国上下世家豪强杀一遍?曹操?曹操本来是想学来着,结果才“杀”了开个头就发现这事不是正常人能做得了的。引蛮族入侵来动手?那更是千古罪人。

可贾诩却固执地反问道,“不试试又怎么知道会不成?”

不试试又怎么知道会不成?这同样也是蔡吉想说的话。所以贾诩的话音刚落,蔡吉便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文和公说得没错,不试试怎么知道会不成。”

贾诩被蔡吉这么一笑,不禁觉得有些尴尬,毕竟向来只有他贾文和套别人的话,没啥人能知道他贾文和心里在想什么。而他刚才竟像一个二十多岁的后生一般将心中的想法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于是贾诩下意识地撇过脸,故作不舒服地咳嗽了一声,赌气地说道,“蔡使君若是觉得老夫的话不靠谱。那就当老夫什么都没说。”

蔡吉没想到贾诩也会有如此失态的模样,惊讶之余,倒也觉得眼前这位老者的心中亦有着鸿鹄之志。而蔡吉自付自己的蓝图,终究也能包揽下贾诩的志向。所以她当即便郑重地宣布道,“不,就依文和公所言。本府会虔心治理自己的疆域,并在自己的治下找出压制世家与豪族之策。而倘若这世间真有高祖那般的英雄存在,本府也一定会助其一统天下。”

贾诩听罢蔡吉所言,略带诧异地回过头,待见面前的少女正一脸陈恳地看着自己。若换在从前贾诩会对这样的言语半信半疑。可不知为何,此刻的他却觉得少女所说的话一定会做到。于是在定了定神之后,贾诩端起手边早已凉了茶水,抿了一口道,“蔡使君,同老夫说说东莱的情况。”

这段时间工作比较忙~~~更新较晚请大家见谅~~~~(>_

管统找到辛毗之时,这位袁绍派来的特使正在他家的后院中享用正餐。蒸鱼、紫菜豆腐汤、麦饭以及烩菜,带着鲜明的东莱特色。辛毗似乎对这样的菜色很满意。这不,一见管统到来,他便端起手中的漆碗冲其招呼道,“管郡承可曾用膳?贵府的汤不错。”

然而管统显然不是来陪辛毗吃饭的。只见他挥手打发了在一旁伺候着的婢女之后,便三步并作两步地赶到辛毗面前焦急地说道,“辛特使怎么才用膳。这日头都上三竿了,吾等若是不早点去太守府。怕是又要扑个空也!”

辛毗丝毫没有因管统一番话语而流露出任何着急的情绪。相反他先是自顾自地喝了一口汤,跟着便不紧不慢地反劝管统说,“管郡承莫要心急。平日里吾等何时去太守府,蔡使君十有**人都不在。不过今日嘛,吾等何时去太守府,蔡使君都会有空见咱俩。”

“辛特使的意思是,那蔡安贞就主公的命令已经有了决断?”管统皱着眉头在辛毗身旁的草席上坐了下来。

“都过去三天了。蔡安贞的幕僚若是再没个定案,那郭奉孝等人都可以回老家抱孩子去了。”辛毗略带揶揄地搁下了手中的漆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