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2 / 4)

凤穿残汉 问道太史慈 6216 字 1个月前

起中原各地连年灾荒。张角等人见机趁势煽动百姓造反。然而黄巾之乱终并没推翻东汉朝廷也没有制止灾荒持续,相反却点燃了连绵不断地战火。无数青壮被卷入战争,无数良田毁于与天灾。但是就算是打仗也是需要粮草补给。就算是去抢那前提也要先有人去种才行。于是既要保证兵源充足又要保证粮草供给前提下便有了屯田这一折中办法。而这个时代第一个使用军队屯田诸侯正是曹操目前所征讨陶谦。

因此曹仁一听屯田二字当即苦笑道:“屯田是个好法子。只是莫要像陶谦兵那样种地种到仗都不会打才好。”

“地里庄家又不会自个儿蹦出来,总得有人去种吧。毕竟今年咱可不能再像去年冬天那样劫掠徐州以战养战了。这么做可是将主公放火上烤啊。”戏志才有些黯然地唏嘘道。

曹仁听罢伸手拍了拍戏志才肩膀安慰道:“以战养战那也是不得已事。加之投青州兵桀骜难训,不给他们点甜头他们又怎肯死心塌地地跟着主公。这点主公与诸君都心知肚明。军师就不必再为徐州事太过介怀。”

原来当初得知曹嵩被劫杀消息后,头一个向曹操进言借报父仇之名洗掠徐州正是戏志才。虽然曹操后确实徐州取得了大胜,但同时也中原留下了不小骂名。加之曹操又因前九江太守边让为陶谦抱不平一事而灭其一族。这是令曹操士林风评急转直下俨然有与董卓相看齐架势。作为曹操幕僚戏志才当然不愿意看着自己主公成为众矢之。然而有时候人穷志短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一方势力。曹操虽出身名门却不似袁绍那般拥有四世三公厚实家底。仅凭曹氏一族财力难以维持其与日俱增军力。此外正如曹仁所言,曹操将黄巾贼整编为青州兵远没有外界看传言地那么顺利。历经数年动乱这些黄金贼早已丧失了初济世救人信念而是彻底沦为了烧杀掳掠流寇。因此曹操一方面消化整编这些黄巾贼同时,另一方面也需要为其提供充足粮草以保证这些黄巾贼不会复叛或倒戈到其他派系。说一千道一万总之钱、粮成了制约曹操发展瓶颈。而这两样东西徐州都有并且很丰富。事实上曹操和他手下都明白曹嵩死与陶谦没有半点关系。可有道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曹操需要徐州钱粮所以陶谦必须为曹嵩死负责,所以徐州城池无论投降与否都必须被屠戮。

真相往往很简单也很残酷。戏志才知道事情既走到这一步便已无回头路,当务之急还是得为主公谋取多钱粮才是首要正事。想到这里戏志才话锋一转道:“大帅我们明天还得攻城。”

“可主公要我等回兖州。况且黄县城高墙厚想要将其攻克恐需花些时日。”曹仁皱眉道。

“无须多费时日,只攻一日便可。”戏志才摆了摆手道。

“只攻一日?这怎可能打下黄县。”曹仁不解地问道。

“一日当然打不下黄县。所以先头攻城人马受挫之后,我军主军便再佯装退却引黄县守军出城一战。”戏志才说着做了个杀回马枪手势。

曹仁听罢低头想了想后又问道:“倘若黄县守军不上钩呢?”

“不上勾话。我等就只好真撤了。”戏志才一摊手苦笑道。

“明白了。明日就让近来投那伙山贼打头阵。”曹仁一拍大腿决定道。

戏志才知道自己与曹仁三言两语间便牺牲了数百人性命。这些人本是抱着求生之心来投靠曹军,此刻却成为了他们诈取黄县诱饵。不过这就是乱世,这就是战争。戏志才看来唯有存活下来人才有本钱战场外奢谈道德与仁义;唯有壮大起来势力才有机会向那些暗地里下套阴谋家进行报复。所以场旷日持久地无义之战中主公曹操必须得笑到后,为此戏志才不惜献上自己人头。

正当戏志才大帐中暗自发誓要辅佐曹操取得后胜利之时,他心中阴谋家们也正千里之外观察着徐州战场上风云变化。这其中就包括了身为徐州之战始作俑者之一泰山郡太守应劭。

应劭,字仲远,汝南郡南顿县人。少年时专心好学,博览多闻。灵帝时被举为孝廉。中平六年任泰山郡太守。或许是受三国演义影响后人谈到曹操讨伐陶谦时总是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