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豪华酒肆之中的考生则明显要扎眼得多。这些人往往坐着精美的马车或牛车,身边跟着大批的仆从,其本人不仅长得玉树临风,而且十有**都握有地方官的举荐书。不用问,这些从外貌到打扮都堪比后世明星的考生就是所谓的豪门子弟。中国的官场自古以来都有以貌取人的习惯。一个人要是长得不好看,那他就算再有才华,仕途一定也是坎坷的。因此汉朝地方官举荐人才,头一个条件就是人张得要端正,气质好的在官场上那更是人见人爱。
如此一来可算是让黄县城内的小娘子、小媳妇们饱足了眼福。不少已到婚嫁年龄的少女更是就此做起了玫瑰色的美梦来。这一日,当一辆载着偏偏贵公子的牛车穿过街巷之时,照例又有诸多痴情少女一路追着牛车将自己所绣的荷包、绢帕乃至果子丢入车内以示爱意。见此情形,立于楼阁之上的郭嘉不禁摇着扇子感叹道,“可惜了这诸多小娘子的一番心意啊。”
站在一旁看热闹的蔡吉不由揶揄着反问道,“奉孝先生何出此言?自古以来都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奉孝又怎能肯定那些个少女不会因这次的机会找到自己的意中人?”
“那些涂脂抹粉的俊郎君,一路风尘仆仆地赶来黄县,可不是为了同寻常人家的小娘子谈情说爱的哟。”郭嘉回过头冲着蔡吉似笑非笑地问道,“主公难道还看不出这些少年郎君的心思?”
蔡吉被郭嘉如此一问,也不好再继续装傻充愣。只得干咳一声,向郭嘉澄清道,“本府此番开科取士招的是人才,而不是夫婿。”
郭嘉似乎早已料到蔡吉会如此回答,但见他手扶栏杆凝视着底下招摇过市的牛车说道,“主公或许无心谈婚论嫁。可青、徐二州的名门望族却对主公的婚事早已期盼多时。”
这是郭嘉入幕以来第一次在蔡吉面前谈论她的婚姻问题。事实上不仅是郭嘉,蔡吉麾下的诸多谋臣部将都对她的婚姻讳莫如深。这也难怪,毕竟身为女子的蔡吉不可能像寻常男诸侯那般通过广纳妻妾的手段来制衡各方势力。无论蔡吉是出嫁也好,招婿也罢,都意味着蔡吉的身边将多出一个地位超然的男子。而这样一个男子的出现势必会给蔡吉目前的统治带来难以预测的变数。因为谁都不敢保证蔡吉不会为心仪的男子而放弃自己的事业。而一但蔡吉选择将权力转交丈夫,那便意味着其麾下僚属们得奉另一个男子为主。那男子才智如何?胆识如何?是否堪当明主?都是未知之数。
就算蔡吉招了一个地位不高的寒门子弟入赘,并在婚后继续主持大局,也难保其夫日后不会心生夺权之心。须知,男人的野心同他的身份、地位、财富并没有直接关联。出身豪门的公子哥并不见得会有多大野心。而出身低微的寒士在一朝得志之后,也不见得会安于现状。在汉末乱世混迹的贾诩、郭嘉、王修、太史慈等人,见多了那种为出头不惜一切代价的寒门子弟。权衡利弊之下也就一直都对蔡吉的婚姻问题闭口不谈。
然而随着蔡吉年龄的增长,婚嫁之事总得被提上日程。哪怕蔡吉本人没这个心思,周遭的世家大族也不可能无视一个十八妙龄尚未婚嫁的女诸侯的存在。这不,蔡吉开科取士的榜文一经发出就立即引来了青、徐二州的一大票狂蜂浪蝶。于是便有了郭嘉刚才的那番试探。
蔡吉又何尝不知郭嘉等人所忧之事。不过从踏上诸侯之路的第一步起,她便已经有了将自己的婚姻作为砝码的觉悟。因此面对郭嘉的探问,蔡吉不由半开玩笑着侧头反问道,“那依奉孝先生之见。本府是否应该接受这些世家子弟的求爱?”
郭嘉没有想到蔡吉会突然反过来将自己一军,苦笑之余只得拱手作答道,“不瞒主公,属下等还真不希望主公与青、徐二州的世家子弟扯上干系。”
蔡吉见郭嘉回答得如此坦白,便也不再多买关子,旋即向其正色道,“先生放心,本府不会因一己私欲而贸然成婚。”
“主公就没想过要寻一良人相配?”郭嘉蹙眉追问道。
“如何不想。”蔡吉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道,“只是本府既然受诸君信任成了一方诸侯。那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