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曹昂,而是足足比其小六岁的曹丕。这让袁尚百思不得其解。在他看来像蔡吉这般即聪慧又有主见的女子,理应像诗经中的奇女子那般追求真爱,而不是为联姻所困,更不该屈尊去同曹丕那样的黄口孺子订婚。
刘后看着袁尚的面色由晴转阴。自然十分清楚儿子这会儿在想些什么。其实刘后在得知曹蔡联姻的消息之后也着实郁闷了一阵子。不过正所谓木已成舟,蔡吉既然吃了秤砣铁了心地要同曹操一起与袁氏为敌,那自己也犯不着再用热脸去贴领屁股。更何况刘后从来不怀疑自己丈夫一统天下的实力。在她看来蔡吉那丫头既然不知好歹地放弃了成为大陈皇后的机会。那她就更该为儿子找一户更有价值的人家来联姻。让那蔡安贞好好瞧瞧,不选她的尚儿是一桩怎样的错误。
思虑至此,刘后当即打起了精神拍了拍袁尚的手背安慰道,“尚儿莫气馁。那蔡安贞不选汝是她没福分。为娘已为汝寻了一门亲事,那家的女郎可不比蔡氏来得差。”
袁尚耳听刘后说得如此热切。不由抬头好奇地问道,“不知母亲相中的是何家女郎?”
“幽州阎氏之女。”刘后意味深长地朝儿子微微一笑道。
“幽州阎氏之女?”袁尚在脑中细数了一番幽州姓阎的名门宗族之后,骤然双目一睁变色道,“难……难道是阎柔之女?”
“善,为娘为汝所寻的正是右度辽将军阎柔家的小娘子。”刘后撩起长袖掩嘴笑道,“尚儿何必如此惊慌。”
刘后的口吻虽有揶揄的意味。可这会儿袁尚的脸色却比吃了一斤黄连还要难看。原来这阎柔此人出身极低,其年幼时还曾被乌桓、鲜卑人掳去为奴。不过正是因为有过这样一番独特的经历,使得阎柔对乌桓、鲜卑的状况十分熟悉。并深得这些胡人部落的信任。后来阎柔借助鲜卑人的帮助杀害护乌桓校尉邢举取而代之。恰逢此时,幽州刺史刘虞正在招兵买马,阎柔便带着手下的乌桓、鲜卑人马欣然响应。然而不久之后刘虞为公孙瓒所杀。阎柔连同刘虞的残部为给刘虞报仇转而投靠袁绍,并在之后的鲍丘之战大胜公孙瓒,直至将其逼入易京城内。由于阎柔在灭公孙瓒之战中立了大功。且又与乌桓、鲜卑诸部相熟,袁绍登基之后便封其为右度辽将军与袁熙一同镇守幽州。不过阎柔的实力虽强。势力虽大,却与袁尚想象中的那种名门世家相差甚远。他怎么都想不明白,母亲为何会找一个大老粗的女儿来做自己的妻子。
坐在对面的刘后也很快就看出了儿子的异样,却见她黛眉一挑反问道,“尚儿这是对为娘的安排不满乎?”
被说中的心事的袁尚连忙讪讪作答道,“孩儿怎敢忤逆母后一片好意。只是这阎氏之女既非出身世家名门,也非出身书香门第,怕是难与孩儿琴瑟和弦。”
“傻孩子,汝当联姻就是娶个小娘子与汝一起弹弹琴唱唱曲?联姻看得是亲家的实力。现下汝两个兄长皆有兵权在手,唯独汝仅代掌邺城一城之地。阎柔虽出身贫寒,但其手握乌桓、鲜卑重兵。为娘不为汝找给有兵权的岳父,难道还去找个腐儒?况且汝兄袁熙向来不与阎柔交好,汝娶阎氏之女还能伺机插手幽州事务,何乐而不为乎?”刘后语重心长地向袁尚劝说道。可眼瞅着儿子依旧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刘后不禁叹了口气道。“尚儿啊,为了前途,汝就先忍忍娶了那阎氏之女再说。汝若觉得此女不合汝性子,日后大可娶一心仪女子为平妻与汝琴瑟和弦。”
袁尚见一向强势的母亲说到这份上,心知这阎氏之女自己怕是要娶定了。想来早前逢纪在自己身边之时,尚能替自己说服母亲。而如今随着逢纪、审配等人南下,自己身边竟连个有分量的谋士都没有,这让袁尚颇感为难。
其实之前在得知田丰被押解回邺城之后,袁尚还暗暗高兴了一把。虽说田丰一直以来都对他不待见,可若是自己能在田丰落魄之时雪中送炭。或许真能将其打动也不一定。可谁知当袁尚亲自赶往码头迎接田丰之时,得到却是田丰所坐船只在黄河沉没的消息。心有不甘的袁尚之后也曾派人在黄河沿岸打捞了一番。但除了一些船只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