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换在从前张辽断不会容忍一个比自己小十岁的毛孩子,在自己面前如此指手划脚,甚至反对自己的决断。然而这会儿的张辽却并没有因庞统的否决而生气。无论是宛城之战中的急中生智,还是之前的锦西平叛,加上这近一年多来的接触,让张辽已然地意识到眼前的少年年纪虽小,却绝非等闲之辈。因此他反倒是饶有兴致地向庞统询问道:“那依士元之意,该如何断其一臂?”
庞统接过张辽的问题,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信手拈起一面小旗往沙盘的最深处一插。张辽盯着小旗所插的方位,下意识地倒抽了一口冷气,诧异道,“士元这是要……”
“此乃斩臂之策。”庞统扬起头颇为自傲地说道,“不知文远将军可敢一试?”
迎着少年略带挑衅的目光,张辽在诧异之余,也在心中涌起了一阵血气,左手更是不自觉地紧握了剑鞘。庞统的挑衅不仅,
过了片刻之后,张辽终于爽朗地大笑一声,向庞统颔首道,“士元放心。辽定将公孙氏杀个片甲不留!”
张辽豪爽的回复,给了庞统极大的鼓舞。虽说庞统是典型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可在内心深处他依旧担心自己的作战计划被张辽给否决。而一旦张辽与庞统产生分歧,则意味着他将失去参加此次作战的资格。毕竟在士兵的眼中庞统只是一个年少的书生而已。没有张辽这等宿将的支持,就不会有士兵听令于庞统。而此刻张辽的支持,无疑是给了庞统一展才华的机会。是的,此战对张辽甚为重要。对于自荆州孤身投靠蔡吉的庞统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只要能战胜实力强大的公孙度,庞统便能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才华,从此不用再因容貌之类的外因而被人轻视。
“有劳文远将军。”庞统朝着张辽躬身一揖,继而回头看了看自己摆下的阵型,攥紧着拳头在心中向千里之外的好友暗自呢喃孔明,朔风已起,蜚将冲天!
各位书友\(^o^)/~~~偶又回来~\(≧▽≦)/~啦啦啦~~~生宝宝,带宝宝神马滴~太辛苦鸟~还是码字轻松啊~~~好了,言归正传,在此感谢各位一直支持、等候柳丁的朋友。谢谢大家捧场,鞠躬ing~~~
雪霁新晴,襄水南岸的一处楼阁之上,荆州牧刘表的大公子刘琦正与年少的诸葛亮相对而坐,泥炉上温着掺有果脯的浆酒,食案上摆着各色臛碎(肉冻),不远处的滩涂之上群鹤起舞,时不时传来一阵阵清空嘹亭的鹤鸣之声。然而在场的两人似乎并没有品酒赏鹤的兴致。却见身着青衣的刘琦手持酒樽一副想与诸葛亮搭讪却又不知如何开口的表情。而身着白衣的诸葛亮则对刘琦的“欲言又止”视若无睹,摇着与年龄颇不相衬的羽扇远眺雪景。
眼瞅着现场的气氛渐渐陷入尴尬,楼下忽然传来了一阵乒乒乓乓声。诸葛亮不由循声望去,只见两个兵丁正麻利地搬除唯一一部通向楼下的楼梯。见此情形,诸葛亮不动声色地扭过头朝对面坐着的刘琦投去了一个询问的眼神。
此时的刘琦再也无法故作淡定,只得放下酒樽,注视着诸葛亮正色道,“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可以赐教矣。”
原来刘琦虽身为刘表的嫡长子,颇讨刘表的喜爱。怎奈后母蔡夫人一心想让她自己的儿子刘琮继承家业,多次暗中设计陷害刘琦。刘琦生性懦弱且做事优柔寡断。他即不敢公然与后母作对,又不甘心将继承权拱手让给弟弟。加之蔡夫人的娘家是荆州的豪族,其兄蔡瑁不仅是刘表的军师,更手握水师重兵。无奈之下刘琦只得派人将诸葛亮请来议事。可谁知诸葛亮到了襄阳之后,一直不肯为他出主意。出于对诸葛亮才华与人品的敬重,刘琦并没有用刺史公子的身份来强迫对方为自己出谋划策。可老这么吊着也不是一件事。于是经过一番思前想后,刘琦便使出了现在这招“上屋抽梯”之计。因为在他看来,诸葛亮之所以迟迟不肯为他指明路,是怕隔墙有耳。这会儿阁楼之上仅剩自己和诸葛亮两人,诸葛亮应该不会再拒绝自己了。
果然。眼见楼梯被搬走,诸葛亮无奈地摇了摇头,将手中的羽扇往案上一搁,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