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3 / 4)

凤穿残汉 问道太史慈 4804 字 1个月前

与身份的大树上,并将此视作自己力量的源泉。如果说曹丕选择了前者的话。那袁氏三兄弟无疑就是后者的典型。袁谭和袁尚都坚信自己出身高贵,袁氏一族乃天命所归,因此两人毫不犹豫地都选择了登基称帝。而袁熙虽然从来没有过称王称帝的打算,但他同样打心底里将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视作天一般的存在。

然而乱世之中出身与官位不再是衡量地位高低的标准。实力的强弱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随着作为袁氏兄弟物质后盾、精神支柱的袁氏家族,在与其他诸侯的争战中屡战屡败,袁熙心中的某些东西也在逐渐崩塌。

“蔡安贞竟将三千胡骑一并斩杀!此女与那曹孟德又有何区别!”

河间城城头上。韩珩一面注视着城下的齐军像撒豆子一般将三千颗头颅抛于城门之前,一面愤愤不平地责难着蔡吉的残忍。反倒是站在他身旁的袁熙表情虽也颇为惊讶,但眼中更多流露出的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麻木。不可否认,袁熙完全没有料到那个曾经在易京城下温文尔雅的少女诸侯,竟也会有如此蛮横残忍的一面。但他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所身处的是一个何等残酷的世界。

连妇人都如此心横手辣。熙又如何是天下诸侯的对手抱着这一想法,袁熙未等城外的齐军表演完毕,便已转身走下了城头。韩珩见状连忙一溜小跑着追上袁熙进言道,“大将军,齐军如此做派,乃是为了打击城中军心。此事不可不察。”

“那依子佩之见,熙该如何应对?出城抢人头乎?”袁熙回头不置可否地反问道。

韩珩却眼睛一亮连连点头道,“对!就是要抢人头。正所谓哀兵必胜。大将军只需派一队兵马出城作势抢回几枚首级。再在设坛祭拜,便可鼓舞城中士气。”

袁熙停下脚步嘲弄地笑了笑道,“祭拜乌桓人的首级,鼓舞汉家子弟士气?”

韩珩则毫不理会袁熙嘲讽,反而郑重地向其拱手进谏道。“城外既是乌桓人之首级,也是大陈盟军之首级。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还请大将军以大局为重。”

袁熙见韩珩如此坚持只得,叹了口气道,“罢了,此事吾会安排。”

可韩珩却并没有就此罢休。只见他环视了一下四周,在确定周遭没有闲人之后,快步上前凑在袁熙耳边低声问道,“大将军可是在让夫人与公子收拾行装?”

韩珩这里所说的夫人并非后世名闻天下河北第一美人甄夫人,而是袁熙的正室吴夫人。袁熙固然迷恋甄氏的美貌,但终究吴夫人才是他的妻子,他孩子的母亲。因此袁熙这一路转战南北至今,始终都将吴夫人与儿子袁谦带在身边,以保证她们母子的安全。可眼下看来就算留在自己身边也不见得能活命。于是袁熙便让吴夫人暗中收拾行装,一有机会就将她们母子送出城去。

这会儿听韩珩提起此事,袁熙不由皱眉道,“子佩听何人所言?”

韩珩却不正面回答袁熙,而是苦口婆心地向其劝阻道,“大将军切不可将家眷送出城,否则城中军心不稳,怕是难以抵挡齐军攻势。”

被戳中心事的袁熙,为了老婆儿子也不再同韩珩绕圈子,直接向其反问道,“子佩真以为吾等能抵挡得住齐军?”

饶是韩珩口才了得,这会儿被袁熙如此一问不禁也为之语塞起来。这并不是说韩珩不知道如何回答袁熙,而是因为他从袁熙的话语中听出了深深的绝望。连三军统帅都不抱争胜之心。甚至连自保之心都没有,臣下又能如何处之?

事实上,对胜利不抱希望的可不止袁熙一人,至少在建安五年的十一月,远在魏郡的邺城之中同样也没几个人相信袁术能抵挡曹操的进攻。话说曹军围攻邺城不过才四个月的时间,彻底隔绝邺城与外界的联系亦不到两个月。以邺城的存粮莫说是两个月了,只要城内军民省着点吃坚持个两年亦非难事。可就是如此短暂的两个月围困,却让对外号称固若金汤的邺城俨然由河北第一城沦落成了一座鬼城。

究其原因倒并不是曹军在邺城动了什么手脚,而是袁术在“吸取”了扬州惨败的教训之后,极其看重囤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