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策,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许是第一次向他人畅谈心中之志,诸葛亮忍不住越说越激动,以至于说到最后一句“霸业可成,汉室可兴”时,他那白皙的双颊都随之微微泛红起来,与诸葛亮素来少年老成的形象大相径庭。
不过刘备却丝毫不觉得对面眉飞色舞的年轻人轻浮。此时的他已然被诸葛亮的一席对策说得茅塞顿开,大有拨开云雾见天日之感。特别是诸葛亮有关夺荆、益两州的提议,更是直接说到了刘备的心坎里。事实上,自打刘备占据庐江之后便一直在打荆州的主意。然而刘表在江南的实力与名声皆远胜刘备,使得刘备一直都未能如愿。此番曹操重创刘表到是让刘备看到了可乘之机,只可惜这会儿的他又成了刘表的盟友,背弃盟约、乘人之危的名声传出去终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诸葛亮对荆州的一番分析,令刘备又重新燃起了染指荆州的野心。
没错,刘表守不住荆州,早晚都会灭于曹操之手,到那时他刘备便可顺理成章地接管荆州。至于刘璋不过是个羊质虎皮之辈,要取益州易如反掌。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高祖一般率众出秦川争夺天下,刘备不禁拍腿大笑道,“妙哉!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
面对一脸兴奋的刘备,诸葛亮倒是稍稍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拱手自谦道,“亮年幼才疏,不足之处还请将军指点一二。”
“孔明过谦也。”刘备摆了摆手之后,又兴致勃勃地向诸葛亮进一步询问道,“依孔明之见,孤南渡长沙后,该如何行事?”
“操练兵马,遍访贤士。”诸葛亮不假思索道。
诸葛亮的这番提议让刘备陷入了沉思之中。不可否认,一直以来刘备都苦于身边缺乏人才。虽说在坐镇庐江、江夏的这五年间刘备也曾尝试在当地求贤纳士。可是两地的士族却并不理会他这个汉室宗亲。以至于刘备的谋士团时至今日还是当年在豫州时的班底。想到这里,刘备不由自主地两手一摊苦笑道,“不瞒孔明,孤虽求贤若渴,奈何响应者却是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