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4 / 4)

凤穿残汉 问道太史慈 6047 字 1个月前

如男儿一般与各路诸侯争夺天下,至于三从四德、贤良淑德那更是一条都不沾。鲁肃倒也能理解孙权的想法。毕竟蔡安贞这等奇女子固然堪称当世英杰,却绝不会是个好妻子。所以就算其坐拥万贯家财又权倾一方,但天下间真正敢娶她为妻的男子却是廖廖无几。可鲁肃并没有就此罢休,只见他微微沉吟了片刻后自言自语道,“瑜公子尚未成婚,亦是良配。”

鲁肃所说的瑜公子指的是孙权叔父的次子孙瑜。孙瑜比孙权大五岁。已追随孙策、周瑜南征北战多年。除了擅于安抚部下、招降纳顺,孙瑜还很爱读古籍,时常会请东吴的学者来为部将的子弟讲学。然而孙权并不认为自己那位好学的堂哥能完成鲁肃的设想。通过近半年来同蔡吉和曹丕的接触,孙权已然意识到此两人之间的婚约无关男女之情,更不单单只是为了维系曹蔡两家的盟约。

于是为免鲁肃继续胡思乱想,孙权直接了当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曹蔡婚约乃御赐钦点。若非天子撤回旨意。蔡安贞不会毁约。”

“此话当真?”鲁肃诧异地抬起了头。

“此乃蔡安贞亲口所言。”孙权颔首证实道。

“天子旨意?蔡安贞会是那等作茧自缚之人?”鲁肃皱起眉头语气满含狐疑。

其实那天蔡吉当众宣布她会遵从皇命坚守婚约之时候孙权其实并不在场。而他也和鲁肃一样不相信一个能从袁氏手中夺下大半个河北的女子会真的愚忠于汉室。但孙权可以确信蔡吉是一个权欲极重的女子,亲情也好爱欲也罢都不能阻止其对权势的渴求。既然如此那离间蔡吉与曹丕的关系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想到这里,孙权摆了摆手冲着鲁肃坦言道。“蔡安贞会否为汉室作茧自缚,权不得而知。然则其必不会为一纸婚约束手束脚,无论是曹蔡,还是孙蔡。”

孙权的一番独到见解让鲁肃再一次对其刮目相看。与此同时鲁肃也收起了撮合孙蔡联姻的心思。转而点着头附和道,“二公子言之有理。有道是远交近攻。蔡安贞若真有逐鹿天下之心,其终会与曹孟德反目,而同东吴交好。届时还需二公子出面牵线搭桥成就孙蔡之盟。”

所谓远交近攻,乃是战国时秦国宰相范雎为秦国策划的一种军事外交策略。即和远方的国家结盟。而与相邻的国家为敌。这样做既可以防止邻国时腋之变,又使敌国两面受敌,无法与我方抗衡。不过此策略仅适用于实力相当的势力。倘若一小国与一大国相邻。两国实力相差悬殊,小国不与大国交好。而是隔着大国上窜下跳着与他国玩远交近攻,结果可就没那么美好了。依战国时法家学者韩非子的说法那便是,“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好在除了盘踞北方的高句丽,辽东的周围都是些识时务的小国小部落。他们同之前主动跑来向蔡吉效忠的扶余人一样习惯侍大国为主,奉强者为霸。这不,就在鲁肃和孙权商讨如何远交蔡氏近攻曹军的同时,蔡吉本人正端坐在高堂之上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贡品与臣服。

作为蔡吉第一桶金来源的伽耶国向她奉上了十张豹皮、二十张獭皮,以及三十斤人参。同样渡海而来的马韩国进贡的是四十匹战马、一百柄战刀和五十匹麻布。而生活在辽东东北部的挹娄人则为蔡吉带来了一袋东珠、三只猎鹰、十匹种马、奴隶五十人。各国各部送来的贡品很快便摆满了整个庭院。而在一干大同小异贡品之中来自辰韩国的一担谷子引起了蔡吉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