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赛鲁班被蔡吉如此一激,立马眉头一竖傲然道:“哼,就算无样图,只需汝交代得清,老夫亦能打造出汝所需器物。”
蔡吉见赛鲁班口气如此之大,不禁暗付是骡子是马那得拉出来瞧瞧再说。于是她当即直起了身子,向赛鲁班微笑道:“可否进屋详谈?”
赛鲁班见蔡吉不像是闹着玩样子,便点头将二人引进了屋。可蔡吉一只脚才跨进屋,立马就被一股酸臭味呕得差点吐出来。不过两世为人她还有那么点定力,因此表面上她也只是皱了下眉头而已。可就算是如此,蔡吉这一小小表情变化还是被赛鲁班看眼里。以至于这老头儿立马就冷笑了一声道:“托以工代赈之福,为换两餐老夫徒弟们每日得从鸡叫做到鬼叫,身上难免臭气熏天还请府君见谅。”
被赛鲁班这么一提醒,蔡吉这才发现原来茅屋里还躺着三个打着赤脚汉子。从他们那疲倦睡颜可以看出赛鲁班所言非虚。管统等人确实是将这些难民压榨得够呛。而一旁张清眼见赛鲁班仗着年长屡屡出言讥讽自家小主公便要上去同他理论。却不想还未开口就被蔡吉使眼色给制止了。对于这样结果早长广县时蔡吉就已经有过心理准备了。好这个时代百姓大多是给口饭吃就感恩不。像赛鲁班这般不识好歹“刁民”可不多见。故这会儿蔡吉亦只是对其拱手苦笑道,“非常时期,非常手段,还请马伯见谅。”
赛鲁班见蔡吉年纪虽小气度倒不小。不禁收起了先前轻视,朝着蔡吉伸手说道:“图呢?”
蔡吉见赛鲁班不再纠缠于以工代赈之事,连忙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张样图递给赛鲁班道:“马伯,请过目。”
赛鲁班接过蔡吉手中白布抖开一看,神情立马就由初不以为然变得郑重其事起来。只见他仔细地揣摩了一番图样后,抬头问道:“汝这画可是翻车?”
“没错。吉京师时曾见农人以此种翻车引水灌渠。吉还记得,这翻车车身是利用木板作一长槽,而此槽长二丈,宽则没有一定长度,有四寸,有七寸,高则约一尺。此长槽中架有行道板一条,而这个行道板宽度大约与长槽宽相等,但是长度却比长槽二端各短一尺,而比长槽短地方,则用来放置大、小两轮轴。此外,行道板上下通周都系有龙骨板。大轴置于岸上,而大轴两边各自连接着有着四根柄状小木棍拐木,只要人依靠架子,踏动小木棍,就会踏动拐木,而踏动拐木同时则会带动龙骨板,这时龙骨板就会绕着行道板而转动,藉此刮水上岸。”蔡吉点头介绍道。而她之所以会说得那么清楚,是因为翻车发明者正是汉灵帝时期宦官发明家毕岚。
据太守府公文记载,中平三年,毕岚曾制造翻车,用于取河水洒路,并附有相关记述。由此可见灵帝等人当时确实也为抗旱想过一些法子。但翻车却直到魏明帝时期才由大发明家马均改进后向全国推广开来。这其中固然有连年战乱导致技术难以推广原因。不过毕岚十常侍身份亦有可能是翻车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被待见因素之一。不过蔡吉可不会做这种政治决定技术蠢事。照历史上记述中原旱灾以及蝗灾将会持续数年。改进灌溉技术是保证甚至提高粮食产量一种有效措施。因此蔡吉一上来就将翻车当做了开场白。
赛鲁班是个木匠自然也不会去管翻车发明人是否是祸国殃民十常侍。所以这回儿他拿着样图一改先前倨傲态度,转而以语气恭敬地向蔡吉询问道:“府君是要老夫等人为官府造翻车?”
“嗯。吉正有此打算。不过东莱多山地且人丁稀少,故光靠翻车还不够。还需造出既能往高处提水,又能不费人力畜力水车才行。”蔡吉边说边找了块空地坐了下来。要知道这么干站着同人讨论技术问题实是件累人事。
此时赛鲁班对蔡吉印象已大为改观,不再视她为普通官宦子弟,而是真心实意地将其当做了父母官。故眼见小府君一身光鲜地就要往泥地上坐,连忙上前递了块草席,不好意思地说道:“府君莫弄脏了衣裳。”
“无妨,”蔡吉随和地笑道,“吉还担心会否影响这三位大哥休息呢。”
“庄户人家娃皮实着呢。就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