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2 / 4)

凤穿残汉 问道太史慈 4945 字 1个月前

乃是一老一少两个道士。却见那年老的道士,鹤发童颜,飘然有仙风道骨之姿。而跟在他身后道童亦是面若冠玉。目如流星,宛如画中之人。且就在蔡吉惊叹于两人出世风姿之时。却见为首的老道已然向蔡吉躬身行礼道,“化外之人于吉见过蔡府君。”

于吉?!眼前这老道就是赫赫有名的妖道于吉!虽说蔡吉之前已经多少意料到林飞与道家,甚至太平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此刻骤然眼见林飞将于吉待到了自己面前,蔡吉多少还是有些不真实的感觉。须知于吉此人在历史上可是近乎于仙的传奇人物。按照史书记载,一说于吉在汉顺帝时,于琅邪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青领书》。不过从顺帝年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六十岁,照这算法于吉早已过了百岁。另一种说法则称于吉是汉末琅琊道士,时常往来于徐州扬州等地,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后因被东吴百姓尊称为“于神仙”,而被东吴霸主孙策以“此子妖妄,能幻惑众心,远使诸将不复相顾君臣之礼,尽委策下楼拜之,不可不除也”为由所斩杀。

不过不管哪儿一种说法,围绕于吉的描述大致包括《太平青领书》、道士、于神仙等要素。而将这些要素整合起来,蔡吉所能想到的只有三个字太平道。是的,不管是从历史上的记述,还是一直以来林飞小心谨慎的表现,以及白天那三百力士在五行遁术上的造诣,蔡吉都可以断定于吉就是太平道的人。而且其身份绝对不会低。

所谓“太平道”乃是由黄巾贼领袖张角以《太平清领书》为理论基础创建的早期道教的一个分支。张角以黄天为至上神,认为黄神开天辟地,创造出人类。又信奉黄帝和老子,认为黄帝时的天下是太平世界,是人类最美好的事情。在这个太平世界里,既无剥削压迫,也无饥寒病灾,更无诈骗偷盗,人人自由幸福。在此基础上,张角提出了“致太平”的终极教义。并进而打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召集各地教众起事推翻东汉王朝,从而开启了乱世的开端黄巾之乱。

不过也有人说张角的《太平清领书》是由于吉传授的,于吉才是太平道的真正创始者。不过不管太平道的创始者是谁,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太平道不同于普通的道教,它提倡的不是修仙,不是长生不老,而是要将天下改造成传说中的“太平世界”。这就意味着太平道无论在那个时代都将是朝廷的心腹大患。而眼下这样一个麻烦的宗教组织不仅找上了自己,并且还来了这么个宗师级人物,蔡吉顿时就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难道现在就将此妖道轰走?

还是干脆砍了了事?

然而杀意只在蔡吉的脑中一闪而过,就被她立即给否定了。历史上杀于吉的是小霸王孙策,而孙策不久之后就死于了暗杀。虽然也有记述说杀孙策的许贡的门客。但自白天看过那三百力士的五行遁术之后,蔡吉不禁更加倾向历史上的孙策是死在于吉余党手下。而倘若自己这会儿杀了于吉,会否像孙策那样遭受报复?想到这里,蔡吉不禁暗叹林飞双手奉上的是,三百夺宝奇兵乎?还是三百夺命奇兵?

这几天比较忙,更新比较晚,还请诸位见谅o(n_n)o~~~五大旗主齐刷刷地抱拳~~~致太平!要粉票!(,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机遇往往与危机以孪生子的姿态降临于世。区别在于有的人因害怕危机而错失了机遇,有的人透过危机抓住了机遇,还有的人奔着机遇而去结果得到的是危机。但无论未来是何种结果,瞻前顾后都不是蔡吉的风格。哪怕明知林飞、于吉乃居心叵测之徒,她也没有就此恼羞成怒。因为蔡吉向来都信奉后世一位大亨的名言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用。

于是在经过最初那短暂的惊讶之后,蔡吉很快就恢复了常态,并以不置可否的口吻向于吉还礼道,“于道长说笑了。致太平者,又怎会是化外之人?”

于吉眼见蔡吉一上来就毫不避讳地点穿了自己的身份,意外之余,倒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