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1 / 1)

但长兄知不知情当初刘镇邪带在路上逃亡的“男孩”,是妙奴,也是芸娣。

烛火噗嗤一声,火光闪了闪,桓琨目光落在竹简画上,在一片刻着男人与少女低头交谈的画上盯了两瞬,寥寥几笔画,却勾勒得男人眼里的柔情仿佛随时宣泄而出,一个念头在心头盘旋而起,倘若此时刘镇邪被叫入京,会是为了什么。

若是为呈禀练兵一事,无需当面,传到建康一封密信即可,人不必到。

若是要拉拢谢玑,此时时机尚早,过早将底牌交出去,谢玑还不会那么听话,而且这也不是长兄的手笔。

最终目的会不会是,妙奴。

毕竟刘镇邪是妙奴心系之人。

桓琨想到这点,就吩咐道:“这几日你瞧着些,若刘镇邪被暗中传回建康,路上需护他。”

“为这个假阿兄,小娘子才留在都督府,倘若此次他进京,郎君不妨先一步行事,小娘子自会回到您身边。”阿虎提议道,真正的三小姐还流落在外,假的至今仍留在府上充作箭耙子,她们错位的人生迟早要换回来。

桓琨却道:“不必,我想要看看,刘振邪被召入京,长兄会用他来作甚。”

倘若长兄真是用此人消除妙奴对自己的偏见,那么刘镇邪当初因功利而弃人之举,在妙奴面前也不会再有丝毫隐瞒,昔日情谊了断干净,便不再是妙奴的软肋,届时无需滞留在都督府。

可是到了这一步,长兄对妙奴的心思,似乎也直白到不容人忽视。

……

卫典丹很快寻来几本佛经,芸娣坐在床头念给昏睡中的病人。

往后两日皆是如此,桓猊中毒的消息被全面封锁,并没有客人登门拜访,屋中也格外清静。

有时候看着昏迷中的桓猊,芸娣不禁想起他跟庾夫人的故事,像在听戏本子,不同于书生与小姐缠缠绵绵的桥段,他们之间是永远算不完的心计,落不完的仇,虽有夫妻之名,却更像是仇人,或许他们二人本就不该做一对夫妻。

又想这冷眉恶面的罗刹如此不讨喜,手下背叛他,妻子精于算计,算计之人还是他,这人活在世上真孤独,自己孤独也就罢了,偏还疑心这般重,难怪偌大一个宅子,连个姬妾都没有,世间的女人都怕靠近他。

明知这点,仍不禁浮想联翩,想到他与庾夫人成亲当晚,掏心肠说出心里话,却被当面拒绝,拂袖离去,想到他在棺材中看到一双似曾相似的稚子眼眸,可会有轮回般的熟悉之感,想到他在街上随手救了一人,却是将自己后半生都赔了进去。

最后,想到他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阖眼沉眠,剪影有一种有别于往常的脆弱易碎的美感。

她非圣人,没有在虞夫人面前所显露的无动于衷,眼下动了恻隐。

但转念一想,这样一个似奸似恶的人,偶尔露出一点善念可怜,所营造的这点假象,是不是更容易让人心软,芸娣看着床上挺秀苍白的男人,眉目微拧瞧着煞,不由连忙翻起佛经,免得被他身上的煞气沾上了。

这日傍晚,余晖缓缓落了,窗子开着,晚风徐徐吹进来,刚下过一场雨,比前些天凉快不少。

她正念到十二大愿中,声音轻柔。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罥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

察觉一道沉静的目光落在脸上,芸娣拂去落在面颊上的青丝,低头照佛经继续念下去,却是有一双修长有力的手抚上她耳边,勾起了下巴,芸娣抬起一双眼,晚风将青纱帐面轻轻吹鼓,一片淡淡的青影之下,隐约露出半张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