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小笑步伐看起来都轻快得很,光是看她的背影,就知道她心情有多好了。
林巧枝和她并肩往里走,好奇道:“这么高兴?”
陶小笑点头:“钟姐特意点我来,还叮嘱我,要拍出那种气势,说是要有力量感。之前可愁了,现在不愁了,我感觉拍得不错。”
林巧枝被说得更好奇了。
不知道照片拍成什么样子。
等回了办公楼。
杜主任已经离开了,钟晴见陶小笑冲她点头示意,顿时眉目舒展开来。
又招呼林巧枝坐。
“巧枝,这是等会儿采访的问题,你先看看。”钟晴笑着递过来一张纸,又说,“我等会儿会用录音笔录音,你不用紧张,说错的都是不会报道出去的。”
“好。”林巧枝接过那张纸。
纸上写着不少问题,钟记者的字很好看,林巧枝看完问题,有点相信她喜欢这个宣传主题,还为此主动接了这个采访任务了。
比如,当初为什么选择当钳工?有犹豫过吗?
也有,作为红旗厂厂史上,第一个仅花八个月时间,以优异成绩毕业的学生,是怎么做到的,有什么感想?
二十个问题,全部围绕红旗厂和林巧枝。
当报纸配上照片,或许看似简单的问题会变得非常有冲击力。
采访进行得很顺利。
顺利丝滑到不可思议。
喜欢有时候不讲道理,也不讲逻辑,它只认共鸣。
“你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出彩。”
钟晴合上笔记本站起身,笑着朝她伸手:“很高兴认识你,林巧枝同志。”
她已经开始期待成稿了,期待这样一颗耀眼的太阳冉冉升起。
第23章 湖南丘陵
在几方推动下,新一期的报纸很快发行。
江城的清晨。
“呜嘟”的江轮鸣笛声越传越远。
沿江而下的各个码头、港口全都热闹起来,这是长江蛛网般水系给江城带来的独特喧嚣和繁华。
一船船货运到码头。
一队队纤夫搬工吆喝号子。
一个个小报童在苏醒的街巷中奔跑,声音嘹亮又有穿透力:
“号外!号外!十六岁的二级工!”
“快来看嘞!工业战线出新星,青年工人林巧枝光荣登上江城晚报啦!”
“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看江城红旗农械厂青工林巧枝铁路交通美名扬,八月二级创新绩!”
……
红旗农械厂本就是江城人民的骄傲。
听到后,都不免有点好奇。
红旗厂这则报道,刊印在头版头条,占据了最大的版面。
拿到报纸后,第一时间被照片吸引走了全部的注意力。
那是一双黑亮明锐、斗志昂扬的眼睛,仿佛在草丛中埋伏蓄力已久的野兽终于等到一个好时机!
再配上明媚热烈的阳光自上而下,映照着红旗农械厂宽大的门头。
看到报纸的人心里只有一个感觉:闯鬼了,这红旗厂的年轻人,生命力昂扬得要从眼睛里喷涌出来!
有些人,瞬间感觉鸡皮疙瘩在皮肤上狂奔。
下意识地,去看报纸上的文字。
报纸随日头逐渐升起,传入江城千家万户。
***
红旗厂家属院。
抱着玩具呼啦啦跑出去玩的孩子们,不久又呼啦啦地跑回来。
手里多了几份从厂办宣传科拿的报纸。
她们跑得满头是汗,脸颊热红。
边跑边举着手里的报纸挥舞,兴奋地在家属院小巷里喊:“巧枝姐上报纸啦!!”
“巧枝姐她好厉害!!快来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