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怎样?
“是兄妹又怎样?”
这么多年,他早就总结了一套准则来解释自己同鹤怡独有的关系:“正是因为我是同她有血缘关系的人,是最亲近的人,所以才有这个资格站在她身边。”
“而你呢?”
“收起你那些无用的说教,收起那些无用的同理心。”
几乎是一分一毫都不想掩饰了:“你同外人,同别的男的,什么都不是。”
可笑。
一个连局势都看不清的人,能有什么本事?
“里头的人看好,要实在忤逆,杀了也罢。”拂袖离去前,谢凛还不忘叮嘱了守在西苑的侍卫。
0091 如果没有鹤怡的话,他差一点就要死掉了
闻亭被闻家送进公主府的原因不外乎那些。
一是闻家同姜家决裂。为保护闻亭安全,将他暂时送至公主府避险。
二是因为闻家失势。出卖身体也好、将身子给出去也罢,把闻亭送进公主府,也是有想让他同公主殿下攀上些关系、助力闻家东山再起的因素。
将主动权夺回自己手中之后,谢凛不是没有着手调查过闻家和姜家为何决裂。其中详情因为时间太过短暂,暂且还没来得及调查清楚,但可以知晓的是,大抵同双方利益及所秉持的底线和原则,脱离不了干系。
新皇谢渝登基以来,同傅家思之傅大人改革良策,一心为民。他们针对朝中及各地现状,削减税务,具体到地方,做出了不少专用于民的有利对策。
这于百姓百利而无一害。
可于官员那方,相较之下,就少了许多好处和油水。
姜家需要的是一个傀儡,是一个惯会听话的皇帝。即使这个皇帝是自己的外孙,可若是他没法给自己才来利益,还次次阻挠行动,那在他们眼里,这个位置换个人做也罢。
利益至上。
是姜家的一贯准则。
闻家虽然也重利,但往上数三代终究是出身寒门,到底和世代为官的姜家有些不同。在他们眼中,利益是一部分,可若再放点口子,多给百姓些机会、多来些新鲜血液也不是不可。
再者,他们对掌权者的控制欲也没有姜家那般强烈。
闻家也有戍守边关的、也有战死沙场的,他们是想要权势,但是孰轻孰重,到底还是分得清的,尚且还犯不着为了些蝇头小利就颠覆朝堂、背上叛国谋反的罪名。
一个冒进,一个保守。
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野心。
最终没能谈拢、两者之间没能达到一个平衡,这就是两家决裂的重要因素。
虽然闹得现在这样难以收场的局面,但两家同为一丘之貉,到底紧密捆绑了这么多年,负面的、肮脏的,各处都有牵连,对方的许多把柄都留在自己手中,哪家也不敢胡乱造次,生怕那些暗中的腌臜事再被重新翻了出来。
为了达成自己的利益,因此不择手段。协同他人暗害将军、暗中挟持皇家子嗣……夜半时分能睡得踏实吗?所做的这些亏心事能忘得了吗?
或许有些事情早在时光长河中被渐渐消磨。
可做过了就是做过了,总会有人替他们记着。
正如谢凛的出生。
又如鹤怡的失忆。
这些都是因此遗留下来证据。
谢凛小时候总是挨罚。
在被皇帝唤去书房,单独检查课业的时候。
不是抽巴掌、不是挨棍子。
是细鞭抽在胳膊、后腰,是沾了盐水的银针扎在身上,各类伤痕无数,全部都扎在极为隐蔽、不会叫人轻易发现的肌肤上。
初时是钝痛,接着那股子尖锐的痛才一股股冒上。密密麻麻,疼得几近茫然,身上痛,心里同样也不好受,细细密密的刺痛一点点疼进心里。
为什么?
小小的谢凛暂且还理解不了那些。
圣上不是他的父皇吗?哪有父亲不爱自己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