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生一年就要要交十两银子的束脩,这在溪水镇属于天价,平民百姓哪里供得起。

读书要给束脩还不够,六礼也得准备好,学生要将肉干、芹菜、龙眼干、莲子、红枣、红豆六种物品送给夫子,夫子收下后才意味着收了这个学生。

笔墨纸砚也要钱,书本更是贵,一系列的费用加起来数目足够惊人,普通人家的家底根本扛不住。

杜秀才收费这么离谱,结果呢他却喜欢当甩手掌柜。

干啥啥不行,甩锅第一名。

学生之间打闹吵架他一概不理,真要闹出事了,他就搬出他秀才的名头,学生的爹娘也不敢和读书人作对,只能自己把气憋下,最后还得送些银钱孝敬杜秀才,生怕杜秀才把自家孩子扫地出门。

总结为罪受了钱给了,结果还要看杜秀才脸色行事。

对于这种没有师德的人,赵言觉得就算进去了也是趟浑水,纯属浪费时间。

跟一个见钱眼开的夫子读书,赵言心里实在膈应的慌,估计气的都能把隔夜饭吐出来。

到时候束脩给了,读书也没学到啥,还得憋一肚子气,想想就让人憋屈。

这种夫子,赵言一下子就排除掉,最好离他远远的。

他剩下的选择只有方秀才。

别看方秀才年纪大,快到知命之年,可人家不但风评好也会教人,相比较于杜秀才这么些年下来没教出什么成绩,方秀才的教学成绩就比较显目了。

二十多年来,方秀才陆陆续续教出了五位童生,原主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原主因为性格比较孤僻,因此跟方秀才也不太熟悉,在记忆中赵言甚至抓取不出原主和方秀才相处的记忆片段,可见两人真的不熟。

别看方秀才教学成绩夺目,他的束脩却比杜秀才便宜了二两银子,一年只要八两银子。

方秀才收学生要经过考核他才收,不管你家多有钱,考试不过就是不能收,方秀才有他的傲气在,他不愿意教蠢笨之人,因此进入他的私塾门槛比较高。

两位秀才之间,谁好谁坏一目了然,赵言这次想去的就是方夫子的私塾,私塾有考核他也不怕。

一来有原主的记忆在,入私塾的考核一般不会太难,他只要会写字就行,答案已经在脑海里。

二来原主之前就在这个私塾读书,就算跟方秀才多不熟,怎么说都有一两分的师生情在,况且原主也读出个童生来,方秀才怎么说都会给点面子,到时候真要考出名堂来,方秀才脸上也有面,那就更不用担心私塾的招生问题,学生只会源源不断。

方秀才的私塾就在他家里办,一个小小的四合院,就承载了无数个读书人的梦想。

地方并不难找,顺着原主的记忆走,赵言很快就到了那栋房子的面前。

大门上有两个铜制的圆环,赵言双手握圆环,让圆环去敲击大门,轻敲三下他才停手。

整理好自己的仪容仪表后,赵言以最端庄的姿态站好,静等有人来开门。

“来了,别敲,大清早的烦不烦人。”不耐烦的声音从屋里传来。

赵言“……”

他无力的望了望天,太阳都当空照半天了,居然还有人说这时候是大清早,现在都要到吃午饭的点了,真是不知道哪里早。

赵言甚至觉得这个声音有点莫名熟悉,据他的了解,方秀才都快五十岁了,这个声音虽然听着比较不耐烦,但听起来还挺年轻的,大概二十多岁的样子。

大门被人粗鲁的打开,赵言正准备作揖行礼,好给方秀才留个好印象。

结果他还没开始行动,就被粗鲁的打断了。

“怎么是你?你小子还敢来我家,信不信我揍你。”烦躁的声音再度响起。

赵言抬头一看。

嚯!

居然是许久未见的方明。

方明相比于上次相见,圆润了许多,可见这段时日他过日子过得有多滋润。

不过,人依旧还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