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学起,《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本书都是幼童启蒙时学的,赵言这个老龄幼童非常羞愧的拿起这三本书,即使原主有基础,对赵言来说看懂这些书还是有点费劲的。

想一想之前自己张狂想要学会作诗,赵言真想回去给自己来一脚。

太自信了!

字都不会读不会看就想写诗,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

《三字经》作为流传七百多年经典启蒙读物,赵言对其内容还能记得一些,“人之初,性本善……”这些东西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存在他脑里,平时也不用,很神奇的事,一旦别人说他都能接上。

“果然还是新脑子好用,现在老了。”赵言开始调侃自己的烂记性,现在简体字变成繁体字,这是赵言最费劲的地方。

他通过默读的方式一一对照着书本来看,有些繁体字赵言看得眼痛,太复杂了,各种左中右上中下结构的繁体字一个接一个,赵言顿时觉得脑容量告急。

都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赵言现在反而觉得书籍是人类催眠的秘籍,不然谁能解释,为什么他才看了一会儿,就昏昏欲睡,总不能说他不爱读书,毕竟他读的可是医学。

是那个字又多又臭又长,背得让人头秃的医学。

第219章 平安脉

再难啃难记的书,被赵言翻来覆去读了无数遍后,总算是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了。

尽管书里大致的意思赵言还不是非常理解,起码现在他能完整背出来了,过程偶有卡壳,但也算流畅。

多亏有原主的记忆在,为赵言增添了不少助力,不然在这落后且遍地文盲的村里,他有问题都不知道该请教谁,村长只是阅历多但只读过一年的书,书里的东西村长也无能为力。

赵言除了自力更生,别无他法。

顾衡的病还需要慢慢养着,除了去送药,赵言并不打算和顾衡多接触,并非是他怕顾衡又故技重施让他作诗,而是顾衡得的是肺痨,终究是有传染的风险存在,赵言每次和顾衡接触过后,回到家里第一时间就是沐浴,简单的清水清理并不能达到消毒的效果,赵言是个中医,自然按照中医的法子来。

艾草混合菖蒲熬水再沐浴好处多多,不仅能消毒,还可以祛湿安神,每次奔波过后用药草煮的水沐浴,赵言都睡的格外香。

本来就经常跟中草药打交道,赵言身上都被药味浸透了,赵云时常说他身上有股说不出来的味道,赵言每次都是笑而不语。

时间久了,赵云也悟出了点门道,猜测赵言身上的味道肯定跟中草药有关。

对于药味,有人喜欢有人嫌弃,赵云很明显就是前者,在她缠着赵言足足求了八次以后,赵言才假装勉为其难的样子也给赵云煮了一锅艾草水,当天效果很显著,赵云身上都是艾草的清香味。

乐的她逢人就嘚瑟,赵言只觉得没眼看。

谷雨将至,气温渐渐回升,降雨量也比前些日子多了不少,偶尔出门还能看到悬挂在天空的彩虹。

每次出现彩虹,远远的就能听到孩童们的惊叹声,每个人都在争执着彩虹到底是谁家的,在他们吵闹之时,彩虹渐渐消失不见他们也没有留意到,等回头再看时,天空依旧是蔚蓝色,可那绚丽的彩虹仿佛与他们捉迷藏似的,怎么找都找不到。

垂头丧气的孩童们被各自的爹娘拿着棍子赶回家,昙花一现的彩虹他们早已抛之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