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按周爱卿你说的来做,朕会让其他大臣配合你,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才是。”

有了皇上这句话等于打了包票,他就不用每个大臣那里求爷爷告奶奶的求文章,事情好办多了。

其他大臣被要求根据最近朝堂发生的事情写文章的时候他们满脑子问号,关键这又是皇上的旨意,最终高兴的只有周尚书,他连夜选了几篇最佳的文章出来。

“赵大人,你看看,这几篇文章我觉得最好。”

赵言:“……”

他觉得不好。

第628章 风格一致的文章

这几篇文章的雷同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九,属于一脉相承的写法,看第一篇或许还觉得有新意,等看到第二篇的时候容易让人觉得审美疲劳,差不多的遣词造句,表达的意思也相近,赵言不得不感叹周尚书审美的专一。

见赵言撇着眉欲言又止的模样周尚书脸上的笑容就挂不住了,他心里十分忐忑,“赵大人,这几篇文章是有什么问题吗?”他依旧觉得不可思议,这可是他挑灯夜读,精挑细选出来的,里面甚至有几位官员跟他不太对付,见面都要互呛几句,他都摒弃前嫌没有进行差别对待,但凡写的好他就不会让其埋没。

他自认为已经做到了相对公平。

“问题是有的。”赵言怕打击周尚书的积极性,他换了一种问法,“周大人,你觉得这几篇文章的共同点是什么?”

这一点周尚书觉得自己有发言权,里面的句子他逐一推敲过,甚至有好几篇文章他反复翻阅,就算不能倒背如流,但其中表达的意思他大致都能概括出来。

“文笔流畅,辞藻华丽……”周尚书一一列举出这些文章共同的特点,他之所以选中这几篇文章,跟这些要素是分不开的。

赵言把这几篇文章一一摊开摆在桌面上,他对周尚书道:“周大人,请你选出其中你觉得最好的一篇文章,记住,只能选一篇。”

周尚书纠结一番后才做出选择,他指向杨尚书的文章,“这一篇吧。”

“好巧,我也认为这一篇写的最好。”赵言赞同道。

杨尚书看待问题的视角很新奇,他写的文章总会让人产生想要一下子看完的迫切感,文章立意新颖,确实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看完杨尚书的文章后再看别人的就会觉得差点意思。

文章的收录内容过于单一很难刺激消费,各花入各眼,文章的风格有很多,婉约、豪放、朴实无华等等各种各样,每种类型的文章受众不一,若是只收录一种根本无法打开市场,受众太小的东西很难把商业价值拉到做大。

半个时辰里周尚书被迫接收了很多新的知识,他脑海中隐隐约约产生了某些想法,但转瞬即逝他根本抓不住,听完赵言的讲解后他有了新的感悟,确实是之前他想的过于狭隘,差点就要自己把路堵死。

白日在工部忙,偶尔还要解答周尚书各种疑问,赵言没有想到周尚书会是那个十万个为什么的存在,一件事情可以延伸出无数个问题,耐着性子把周尚书打发走后赵言立刻就下值,再待下午他怕等会周尚书又会缠着他问各种很古怪的问题。

宫里之前赏赐的茶叶还很多,作为家里唯一一个爱喝茶的人,赵言每天都会泡一壶茶细细品味,其他人看他喝的这么惬意也把手伸向茶杯,什么回甘他们一点都没有品尝到,涩味倒是很重。

原本想要用茶水来提神的小汤圆嫌弃的把嘴里的茶水喝完,这茶除了有一股好闻的香气外味道她真是不敢恭维,也不知道为什么她爹能喝的这么享受。

“爹爹,你为什么爱喝茶呀?”小汤圆觉得这叫自找苦吃。

“等你长大就知道了。”小时候不喜欢喝茶这属于正常现象,小孩都喜欢甜滋滋的口感,有些茶的涩味很重,无法接受才更像小孩子的天性。

有些事情就是得等到某一个年纪才会慢慢苏醒过来,就比如喝茶这件事。

天已经黑了一半,院里只有小汤圆在自娱自乐,小包子都不用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