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太后喜欢让太监先处理掉不重要的奏折,剩下重要的再把它放在案几上,太后看完后,做出决策,让鱼宸汐起早诏书。

这几天鱼宸汐一直让小助手锻炼自己起草诏书的方式,好在这个可比科举容易多了,每一份诏书都有它的固定格式,只需要按照字往里填就行了。

现在真正上手也觉得没她想的那么难,再加上还有小助手帮忙兜底,一上午过去了,每一份诏书再由太后审批时都是满意点头。

看着一道又一道命令,从自己手中写下,鱼宸汐也不禁感慨权力真是具有魔力,难怪那么多人为它真的要死要活。

突然,掌印太监拿起奏折的手不断颤抖,他慌忙跪在御书房中间,双手捧至头顶,对太后道:

“启禀太后,这份奏折十分加急,您还是亲自看一遍为好。”

看着他这副状态,太后的神色也越发凝重,当她浏览完所有内容时,勃然大怒,嘭地将这份奏折扔在地上。

太后双手扶在桌案上,眼珠惊恐的不住转动,口中还喃喃道:“怎么可能,为什么会败了?这次可是动用了我朝十万中央禁军。”

鱼宸汐走到那名太监旁边低声问:“发生什么事了?”

那太监愁眉苦脸道:“孙将军败了。党费大获全胜,现在正往京城进发,估摸着时间应该已经攻到临州附近。”

孙将军鱼宸汐不知道,但党费这个名字在如今朝野上下可是如雷贯耳。几个月前的国都之变,就是因为前宰相想要推举党费当新皇帝而叛乱。

当时左相和太后联手将前丞相诛杀,党费倒也机灵,他口头上答应的好好的,实际上一直没有进驻京城。

所以那次平乱丝毫没有动摇他的势力,随着新皇帝登基,朝野上下越发平静。太后和左相便想起了这个眼中钉,索性派出孙将军带着十万中央禁军去剿灭。

根据探子来报,党内对外宣称佣兵十万,实际上手下精兵不过三万,剩下七万包括了随行的老弱妇孺以及一些伤残士兵。

本来这次战役大家都十拿九稳,就等着远方传来捷报,没想到今天居然带来噩耗。

这件事情影响非常大,刚刚结束的大朝会重新被召开。可怜的三岁小皇帝,回宫殿没多久又被宫女们抱上金銮殿,在上面坐的昏昏欲睡。

掌印太监站在龙椅旁边,手持奏折,将内容通读了一遍,等他读完满座哗然。群臣之间互相交头接耳,满是焦虑神色。

“静一静,”太后手拍椅案,身旁太监听到后,尖利的声音高分贝响起:“太后有话要说,请诸位大臣安静……”

这才停止了这菜市场般的情况。

太后身体前倾,隔着重重布帘道:“现如今,京城内的中央禁军还有多少?”

左相出列,沙哑开口:“还有不到五万。”

第四十三章 急救临州

此话一出,满堂肃静,但是看百官的表情。就能看出来他们心中有多么惊涛骇浪。

终于,一名御史大夫走了出来,颤颤巍巍道:“臣请求太后皇帝南迁,既可以巡查其他地方百姓们的生活情况,又能避免这场祸事。”

又有一名小将军不同意,站出来说:“不可,党费是民间组织的叛军。他们虽然自西向东进攻,但是南边也难保没有他们的威胁。”

群臣们这才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以前边境出现危机,都是北边的匈奴先开始引发的,所以大家只要南迁就好。

现在却是民间叛军,首次快要打到京城,通读史书的官员里心里已经暗暗嘀咕了,纵观历史,农民起义军打到京城,哪一个不是王朝覆灭的前兆。

鱼宸汐和池漓现在也是同朝为官了,但是可惜鱼宸汐官职太低,她在殿外等候,只听到太监宣读旨意的声音,群臣们的讨论听不太清。

池漓倒是能听清,所以站在大殿内,突然有股情绪在他胸中激荡,想了想接手的白虎兵训练程度和装备情况。

他突然从群臣中出列,提议道:“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