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二国怨仇由来已久。武王对郑王的不满又从何而来?”
“寡人的姑姑,不可能参与谋反。”郑王冷冷道。
商珩早防着她这一手,温和有礼道:“臣离开武国日久,对于具体情况并不清楚, 收到的信上,只写忠顺公谋反,而郑显华受其牵连。显华夫人在这桩谋反案中是否为主犯,臣不得知, 只是臣也想说,忠顺公乃是王上的亲叔叔, 他膝下两子是王上的堂亲。他们之于武王,就如显华夫人之于郑王。”
郑王冷哼, 却并未继续反驳。
“忠顺公商泓谋反之事,王上也未曾料到, 然而对方犯下大错,王上不得不忍痛处决。显华夫人是否为主犯,臣不得而知,料想郑王如此品格,显华夫人当然也不可能是那犯上作乱的小人。”商珩道, “还请郑王相信,不管是新王还是先王, 都对王上您十分敬重。否则,怎会派遣臣来郑国呢?”
郑王脸色稍霁, 眼神也缓和下来,轻而易举地将此事翻篇。
“郑国武国常有联姻,寡人自然信任武国,方才是骤然听闻亲人噩耗,一时间心神失守,还望特使见谅。”她轻声道,“武国新王,听闻年岁尚浅,且之前已去宿阳,后跟随大将军攻谭……”
商珩道:“正是如此。”
“寡人会关注这个消息,也是因为寡人的幼弟郑留同样在随大将军攻谭。”郑王突然慈眉善目了。
商珩太阳穴微跳,觉得对方话里有话,郑王应该是知道皇帝和苏归都已经投武的消息了。
如果没有皇帝投武,武国和郑国的联盟,商珩觉得大概率能成。可是现在事情有了变动,武国占据正统,武国和郑国结盟,郑国岂不是在向武国俯首称臣?武国可是占着名义上的皇帝啊。
郑王郑潇心高气傲,这从对方的衣食住行以及言谈举止就可发现。
商悯在西北失踪,然后又归国,在这期间并没有收到宿阳那边下发的旨意,准她归国。
这里头说头可大了,要是郑王不认子翼作为皇帝,说那皇帝是假的,反而扣一顶帽子,说武王是乱臣贼子,违抗圣意无故归国,那事情可就大了。
但是看看郑王慈眉善目的表情,商珩又觉得有点不对。
“没想到再听到她的消息时,她已经从公主变成了武王。”她笑道,“听闻武王年少,才不过十二岁,不知可有定婚?”
商珩:“……臣不知。”
原来对方就等在这儿了!什么世代联姻,都是幌子,郑王想继续借姻亲关系插手武国的事?商珩恨不得一口唾沫星子喷过去,我呸,你也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