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1 / 2)

三娃子还真是,对她比对几个亲哥都还亲。

宝妞以前没有兄弟姐妹,在村里都是跟在别的小孩屁股后面玩,但自从跟卫家这三兄弟相处以后,简直成了三兄弟的团宠,他们干任何事之前都会想到宝妞。

宝妞吃饭了没?

宝妞回来了没?

宝妞去哪里都有人陪着她一起,慢慢的她甚至连乡音都改了。

.......

见过乡下人往城里奔的, 没见过城里人往乡下跑的,这房子买下来也很顺利。

那两户人家的地皮,算下来要一千一百块钱,两家人需要各自出五百五。

算下来要盖六间瓦房,至少要三千块,也就是说起码要准备四千块。

四千块,别说农村人一辈子没见过了,不少城里人也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一算完账柳绵绵就觉得自己穷了,应该多工作几年的,毕竟当时的工资真不低。

呜呜呜,穷啊。

卫轩的转业费一千二,加上她手里的存款有八百多,其中一百多是当初离开村子的时候卖粮食的钱,这笔钱也记在账上了,但卫轩这个赚钱小达人,收入在这个年代绝对属于钞能力了,拿到的稿费就有一千出头,工资也有一千五左右,加上她工作那段时间也是有工资的,其实他们在滨海来说也算是高收入人群了,两人这两年来,存下来了一千二。

加起来居然有三千二百块钱!

不算不知道,一算才知道自己是个小富婆的柳绵绵,捂着账本又对了下家里的现钱,还真的有三千多啊。

这钱现在看着不少,但再过上几年可就不太够看了......

地皮买下来,那头先安排把手续都办了,青姨办事很利索,两个宅基地丈量好,图纸出了后,村支部的大红戳子盖上去,就是凭据,以后哪怕别人不认,扯起皮来,这个印章公家也是认的。

这会儿虽说国家还没出土地使用证,但农村里头分家也是认村里盖的戳。

两张单子打好,村里会计也收了钱,青姨便叮嘱两人。

“这两张凭据村里也有存档,但我不确定以后会不会遗失,避免以后扯皮,你们可一定要收藏好,万一以后损失,可以找我或者会计做见证,可如果哪天我跟会计也不在了,这事儿就扯不清楚了。”青姨今年都六十几了,要不是身体好,这个年纪的农村老人都在家颐养天年。

会计年纪也不轻,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有人不认这事儿?

柳绵绵却不是很担心这事:“多谢您提醒,说不定再过上几年,国家会集体办证呢,我们会收好的。”

武大姐却是很担心:“那村里人会不会不认啊。”

不扯到地皮,村里人都挺好说话的,但一旦牵扯到土地,农村人的骨子里头都有骨子劲,寸土不让。

柳绵绵想了想:“那就先修围墙,圈起来,咱们两家的地方可是画了图纸分好的,您不会不认吧。”

武大姐连连摆手:“我自然不会这样,你信不过别人还能信不过我?”

两人便决定先把围墙圈起来。

刚好,柳绵绵现在手里也没足够的钱。

青姨听说两人要围围墙,二话不说找了村里的青壮帮忙,也不说工钱,只说管村里人吃喝就行,于是两人买了些粮食放在村里,不到三天就把外墙的篱笆修好了。

跟想象中的不一样,细竹竿插出来的围墙,糊了一层泥巴,跟古装片里面的院墙差不多,本来两人也只是打算跟隔壁邻居分隔一下,并不是防贼用的,村里的细竹竿多的很,于是青姨做主,请村里人帮忙围了,两人过去看了一趟,都觉得不错,分别表示等过了农忙就把房子修起来。

农村很快就要忙起来了,现在机械化不多,全靠人力,壮劳力都得搭在地里。

毕竟马上就要春耕,育苗、插秧、施肥......全都是事儿,这会儿粮食产量不高,农民一年到头的收成都看早晚两季稻子,那是万万耽误不得的。

青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