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2 / 3)

时候就给各单位发福利,或者投放到食堂里也行嘛,总不会浪费掉的。”

有领导这句话,徐主任心里就有了底,就算卖不掉,给各单位压担子,让食堂采购也好,让单位发福利也罢,总归不会没了销路,而且海带这种食物,物美价廉,食用效果也好,只要吃了就没得说不好的。

安县这么多职工,给各单位压担子也能把卖不掉的海带给处理了。

对的,最初领导也做了最坏的设想,可万万没想到海带到的当天,稍微宣传了一下,就有不少人排队来买,现在大部分城市居民家里都有收音机,条件好的还有电视机,现在不少人都知道大脖子病跟突眼病原来是因为缺碘造成的,所以得到消息的居民纷纷排队来买。

徐主任忘了,跟风可是咱们的风气啊。

安县有两万城市居民,一千斤海带卖了十来天就卖完了。

下头的公社跟厂子得到信比较晚,跑来供销社问人家早没货了,一下子就觉得这玩意儿稀罕起来。

听说这东西也不是那么稀缺,安县供销社就没有对海带的销售管控的很严,最开始卖的时候,没有粮本副食本也能买,到后来存量不够了,才限定城镇居民优先购买,半斤的限购量缩紧到二两,就算是这样还是卖得飞快,最后各种找关系批条子要买海带的,挤破了供销社大门。

“主任,我们公社的突眼病也不少啊,我听说海带可以预防,多多少少给农民兄弟匀一点嘛,我们公社也不要多了,一家一户批我们一两的量。”听说海带是贵,但一毛钱的海带也能吃上一顿了,且能预防大脖子病,就算是平常节省的农民,也想买来吃吃。

一毛钱,也就是两个鸡蛋而已,能预防这个病还是值得的。

“对啊徐主任,我们厂子是县重点工厂,得考虑考虑我们啊,我们也不要多了,厂区食堂想采购个十斤,您看”

“徐主任,我们学校可都是小孩子,主席都说了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委屈了谁都不能委屈孩子,我们学校不想叫您为难,至少给我们五斤吧。”县中心完小的校长亲自来,连语录都搬出来了。

徐主任很无语,当初一千斤都以为卖不完,谁知道瞬间就卖完了,果然还是低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啊,她只能跟上面申请,这次采购个两千斤。

安县是个大县,下面十八个公社,每个公社要二十斤,都要小四百斤了,国营工厂有两个,都说十斤打底,看那架势五十斤也能吃得下,最后领导干脆说买个两千斤,反正海带能储存,放个半年也不会坏的,万一卖不掉

徐主任觉得不会卖不掉,眼下很快就是安县的蔬菜淡季了,条件好不好,海带先买一条,这东西又好吃又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只要放开了,两千斤怎么会卖不完!!

柳绵绵这边接了徐主任的单子,之前收到样品没有音讯的人,好几个都找到她,纷纷要求“买点海带”。

当然,一个单子至少是一千斤起,柳绵绵没有办法,只能从家属院里面请了个人帮手,收海带的质量这一关把控也非常重要,最后干脆请了夏妈妈兼职办这件事。

夏妈妈干脆把娘家几个舅子,她男人家这边几兄弟都动员起来,她自己家都不必说,现在主要就是晒海带,这些都不够就要去找村里人买,现在村里人看到她都尊敬的不得了。

没办法,谁像人家那样,掌握了海带的销售渠道呢,大家都羡慕夏家羡慕的不得了。

当初要不是送她闺女去城里读书,也不会认识这样的贵人。

夏家在海带这上头赚了钱,前段时间一口气卖掉了上千斤海带,马不停蹄的又继续晒,光一个下半年就出货两千斤,夏妈妈现在干劲十足,想在放假前多晒点,这个时候她大嫂来找她,神神秘秘的要跟她出去说话。

“我听说收海带的那个老板,这次让你负责收海带?”

夏妈妈一听说是这事,就明白过来了,她大嫂这是找她卖海带呢。

反正是收,只要品质好,她是优先收亲戚家里的,更何况这是她大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