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要能长高除非要营养好,她点头表示知道了,四个孩子尤其是三娃,一个个挥舞着小爪爪跟李奶奶说再见。
几人刚走到门口,就听见李奶奶说:“你小时候是不是也动过这个手术?”
柳绵绵没听出是跟她说话呢,还是宝妞拉了她一把,这才反应过来是跟她在讲话,她顿时一愣,想都不用想就摇头:“应该不会啊。”
李医生继续笑眯眯的:“我是不会看错的,好了没事都先回去吧。”
一直走出卫生所大门,柳绵绵都在疑惑李医生说的话,按说以李医生的医术,不太可能看错就是了,但她小时候那么穷,还是逃荒来到新源县的,当时被村里的一个五保户收养,家里穷的都揭不开锅了,她养父养母自己的孩子都是在大饥荒的时候饿死的,哪有钱给她看病了。
别说是动手术了,就是去乡卫生所看病都是奢望。
难道是养父母捡到自己之前动的手术。
柳绵绵又自嘲的摇了摇头,这家人既然连女儿都能不要了,还会关注孩子一个不影响生死的小毛病,说不定是李医生看错了,才会有此一说。
这件事的疑惑,只在她脑子里面一闪,回到大院以后就忘了。
到楼下刚好碰到岳老师在家,见她领着几个孩子,岳老师冲她笑了笑,打了声招呼:“你回来了,昨天你没事儿吧。”
她昨天不在家,回来才听人说起。
“没事儿,您脸色怎么不好,没哪里不舒服吧,要不要我陪你去卫生院看看?”
“我休息一会儿就好。”岳老师摇摇头:“你家孩子下周一可以去上学了,在这之前去学校交完学费领书,他是从一年级插班读起的话,刚好就在我的班上,中午看看是带饭还是在学校吃饭,带饭的话就自己带不用管了,如果是在学校搭餐,交米交钱去换餐票就行,钱是拿来买菜的,粮票或者钱是拿来吃饭的,一顿饭是二两饭的标准。”
一顿饭二两标准,一个月就要五斤米,一般家庭来说也负担的起。
64年过后,尤其是七十年代以后,各地的危机解除,许多地方也渐渐吃得起肉了,粮食的供应虽说也没有到能随便吃饱的地步,但掺着粗粮吃,也没谁家吃不饱饭饿肚子,像方家那样的例外,他家三个大人都不是城镇户口,粮本上孩子们的份额也少,要吃细粮就要去黑市买,比国家管控的价格要贵上许多。
像卫家这样的,卫轩一个人的粮本就是二十八斤,老大这样超过七岁的孩子,一个月有十八斤,老二老三一个月有十斤,家里就柳绵绵母女不是城镇户口,全家的粮食其实就挺富裕了,不过不能拿这会儿人的饭量跟后世人比,现在人吃的都没油水,二两米饭连个小孩子都吃不饱。
“那岳老师,谢谢你了,我明天就去学校把学费跟粮食都交了。”柳绵绵赶紧道谢。
岳老师再看她一眼,听说还是重组家庭,这几个孩子都不是亲生的,起初她还担心这女人只是走个过场呢,没想到是真心要送孩子们去上学的,她冲柳绵绵点点头,笑容多了几分。
“对了岳老师,我想打听一下,像我这样的大人能拿小学毕业证吗,学校有没有这种考试?”柳绵绵想起自己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