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单位福利好,一人直接发三斤五斤月饼的,定的就更多。
今天让唐雪意外的是,有个很大方的私企老板,过来找他们定小月饼,他定了几百斤月饼,准备中秋节给厂里的工人们发,自家出钱发福利,还是有些肉疼的,也只打算发一个,唐雪干脆建议他做成小号的,一两一个,或者七十五克一个,厂里的模子多,这样的小月饼一人可以发到两个。
那老板觉得唐雪做生意的脑子活泛,顿时按照一人两个的标准,给厂里定了上百斤,除了给工人的福利,他们还要给供应商送货呢!
唐雪的声音兴奋的发抖:“大嫂,这段时间店里都在卖月饼了,对了您要不要,我寄过来一些给您。”
柳绵绵笑着说:“不用不用,你们先交订单吧,另外零售的,中秋节之前没卖掉的,就当中秋福利发给员工吧。”反正过了中秋节,就卖不掉了。
唐雪在这方面简直是天赋爆棚,她都不用算利润,也知道靠着月饼的利润,足够自助餐厅干几个月了。
中秋节之前,店里汇总了一下账目,得到的利润简直是惊人,大家连轴转了个把月,总算是赶在中秋节前两天,把工厂订单的货都发了,过中秋节当天又给店里的员工一人发了两斤月饼,一斤莲蓉的一斤五仁的,给临时工们一人发了一斤月饼一斤冰糖,店里的三个大股东都分到了红利,唐雪打电话过来,也是要跟柳绵绵说分红的事情的。
“就按照之前的分吧,这一个月辛苦你了,多给你分一千块钱,先扣掉这一千按照比例发,我会跟大花交代的。”
第二天王大花就把账目算了出来,一人分到了一笔分红,唐雪第一次知道,原来做月饼这么赚钱,难怪大花现在都不管自家烧烤店,专门在这边干了,她领到了钱就去银行存了,揣着这张存折条子回来的时候,全身都在激动的发抖。
这么多钱,她把存折放进家里放存折的抽屉,关上抽屉上完锁。
想了想,又把抽屉打开了。
唐雪打开了旁边的抽屉,把刚才那张存折慎重的放回另外一边。
她也该有自己的小金库。
第二天天气很好,一大清早老唐跟欧女士就去外面买了好多东西。
进村里没什么吃的,带了比较多蛋糕面包这一类吃的,还买了些水果,九月初菜市场还有西瓜卖,老唐一路拎回来都在叨叨,说是西瓜这种东西,村里就能买到。
“你真以为村里人什么都种,我上次去问了,人家就没种水果。”欧女士觉得老唐真的是刻板思维。
老唐见到那些推着板车来城里卖西瓜的人,就以为农村人都种西瓜了,其实农村也分片区的,老唐买地的那个村子叫平安村,村里主要是种小麦跟柿子,等到了中秋节往后,能买到红红的大柿子,其他的水果就没有了。
唐慧笑着打趣:“那爸爸就没有口福了,我喜欢吃柿子,等再过一个月去工地,就买点柿子带回来。”
柳绵绵就很好奇,难道说爸爸不吃柿子?
唐慧看出她的疑惑来:“我们当初下放去农村,那会儿没什么吃的,爸爸干完活累了刚好经过一个柿子林,在林子里头吃饱了才出来。”
柳绵绵:“拉肚子了?”
唐慧噎了一下:“不是,爸爸肠胃不好,那一次胃疼的要命,后面就再也不敢吃柿子了,你问妈妈是不是?”
当时老唐自己吃完了,还给妻儿带回来两个,柿子是集体的,哪怕偷吃也要做的漂亮,也幸好就两个,母女两人赶紧把柿子连皮带肉的吃了,也没什么事,但半夜老唐疼的满地打滚,要不是欧女士自己是医生,给他紧急催吐,后果如何不堪设想。
后来老唐的肠胃调理了很久,还是很难调过来,肠胃上的病是一辈子的病,得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