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知道电的好处,但村里电器都没几个,要电干嘛?
好在,相南里心里有个大概预期,对他们的表现并不意外。
他自我安慰:[其实这些地方也没想过他们会买电,基地也不是真的要扶贫。这次先把名气打出去,过段时间,市里会迎来一批外来务工人员。]
现在可不是过去那个劳动力过剩的时代,基地还是很缺人的。
而且,只要人来的够多。原本的小据点迟早荒废。
这样,基地就能悄无声息地完成一次“和平演化”,把更大的地理版图纳入永恒市的范围内。
小智:[现在已经有了。今天上午,一共登记了6名愿意留在永恒市的3级人才。]
会议一共召开了两个小时。
最后,只有光辉市代表表示愿意签合作协议。
大会结束后,相南里直接把人请进了单独的小会议室。
傅明在地下城市读过书,身体里有安装内置芯片。
因此,相南里直接让小智草拟了一份电子合同。
兼职秘书小青安静地沏了一壶热茶。
相南里举起茶盏,喝了一口。
之后,貌似十分随意地开口:“说起来,光辉市是不是有个造纸厂?”
傅明一愣:“嗯,是。是十几年前修的了。已经停产了。”
光辉市附近种了很多速生林,是之前的扶贫项目。工厂也是得到人联的资助后修建的。
扶贫办还和光辉市签过购买协议,合同上写的是每年购入多少信用点的纸。
采购这件事,是很有油水的。比如合同上写的是每年结多少货款,一斤纸的价格比超市卖的还贵,总署和人联直接划信用点到基金会各地区分会。而分会的人,每次付款都是拉来一批物资。
也多亏这批物资,傅明能勉强养活一大家子。
后来上面换了领导,这份协议就不了了之。为了洗钱而存在的造纸厂只好停产。对于分会领导来说是洗钱,却是光辉市的命脉。
现成的轻工业啊……
热气氤氲着,傅明看不清相南里的脸,却莫名觉得他的声音充满蛊惑:“你有算过每年光辉市要消耗多少的电吗?你把造纸厂卖给我们吧,基地可以承包你们市半年的电费。”
第97章 表白了,但没有完全白
只要输电网络能建好,对于基地来说,用电成本几乎等于0。
用电大头从来都不是民用商用,而是工业用电。目前,地热井转换的电能根本用不完。
相南里开出了半年的价格,原本是打算讨价还价一番,他的心理价位其实是1整年。
谁知道傅明一听这话,顿时大喜过望,当即就把这一条加到了合同里:“造纸厂是吧?没问题。没问题。你们什么时候派人来接手?”
无论是书写纸还是厕纸,在地表的销量都非常有限;更何况光辉市这个造纸厂并没有太强的竞争优势;自从扶贫办不收后,工人都下岗六年。
卖给基地,多少能带动一下当地的就业。
就算工人是永恒市派过来的,但这些人总要吃饭、喝水、睡觉吧?那也是变相带动光辉市的经济发展。
怎么看,傅明都觉得这是双赢。
相南里:[失策了小智,对面居然答应得这么快,早知道就先出价三个月了。]
不过转念一想,这也算是行善积德,相南里旋即释然。
两人签好了电子合同。
相南里盖的是“幸存者基地公司”的公章。
人联远道而来的大学生们,充当了第三方见证人。
相南里和傅明亲切握手,笑容灿烂。因为神庭之前的大力资助,会议室勉强也算光鲜亮丽。台下响起了稀疏的掌声。
大学生之一的小王同志打开义眼的照相模式,拍了一张照片,和之前拍的8张照片一起凑了个9图,发到自己的微网(人联版微博+朋友圈)上:“在地表社会实践,